标签:
一、Collection集合接口
在之前学习链表的时候可以发现,当使用add()方法向链表增加数据的时候,每次保存的都是一个对象的数据,而Collection操作过程之中每次也只能够保存一个对象。在Collection接口之中一共定义了15个方法,那么常用的方法如下:
No. |
方法名称 |
类型 |
描述 |
1 |
public boolean add(E e) |
普通 |
向集合之中保存数据 |
2 |
public void clear() |
普通 |
清空集合 |
3 |
public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
普通 |
查询集合之中是否包含有指定对象,需要equals() |
4 |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普通 |
删除对象,需要equals() |
5 |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普通 |
判断集合是否为空集合 |
6 |
public int size() |
普通 |
取得集合的长度 |
7 |
public Object[] toArray() |
普通 |
将集合以对象数组的形式返回 |
8 |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
普通 |
为Iterator接口实例化 |
在以上所给出的方法之中,99%的情况下是使用add()、iterator()两个方法,其它的方法都很少使用。但是在开发之中不会去直接使用Collection(时代已经结束了),都会使用Collection下的两个子接口:List(允许重复)、Set(不允许重复)。
二、List集合接口
List接口是Collection之中最为常用的子接口,也是大家在开发过程之中主要使用的接口。但是List子接口针对于Collection子接口做了大量的功能扩充,而主要扩充的方法有如下几个:
No. |
方法名称 |
类型 |
描述 |
1 |
public E get(int index) |
普通 |
取得指定索引位置上的对象 |
2 |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普通 |
修改指定索引位置上的对象 |
3 |
public ListIterator listIterator() |
普通 |
为ListIterator接口实例化 |
那么接口完成后如果要想使用接口那么一定需要子类,而常用的两个子类:ArrayList、Vector。
ArrayList是在JDK 1.2之后引入的,或者更加明确的讲像Collection、List等都是JDK 1.2之后引入的,也是在List接口使用过程之中最为常见的一个子类。
范例:使用ArrayList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st all = new ArrayList() ; all.add("HELLO") ; all.add("HELLO") ; // 保存了重复数据 all.add("WORLD") ; System.out.println(all); } } |
但是在很多时候可以采用循环的方式输出,因为在List子接口里面扩充了一个get()方法,所以就可以使用for循环。
范例:循环输出List集合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st all = new ArrayList() ; all.add("HELLO") ; all.add("HELLO") ; // 保存了重复数据 all.add("WORLD") ; for (int x = 0; x < all.size(); x++) { System.out.println(all.get(x)); } } } |
范例:验证其它方法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st all = new ArrayList() ; System.out.println(all.isEmpty()); all.add("HELLO") ; all.add("HELLO") ; // 保存了重复数据 all.add("WORLD") ; System.out.println(all.isEmpty()); all.set(0, "hello") ; // 此方法也是List扩充 all.remove("WORLD") ; System.out.println(all); } } |
但是以上的程序之中发现操作的数据类型都是String,那么String类是一个比较完善的类,那么下面使用一个自定义的类进行操作。
范例:保存自定义类对象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List;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 nam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姓名:" + this.name + ",年龄 :" + this.age + "\n" ;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obj == null) { return false ; } if (this == obj) { return true ; } if (!(obj instanceof Person)) { return false ; } Person per = (Person) obj ; if (per.name.equals(this.name) && per.age == this.age)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st all = new ArrayList() ; all.add(new Person("张三",20)) ; all.add(new Person("李四",21)) ; all.add(new Person("王五",19)) ; all.remove(new Person("王五",19)) ; // 删除 System.out.println(all.contains(new Person("李四",21))); System.out.println(all); } } |
那么在之前使用的链表操作,在List接口上可以方便的使用,使用的规则与之前完全一样,可是List所采用的程序的逻辑更加合理,性能更好,所以不会使用自定义链表,都会使用List接口操作。
Vector是从JDK 1.0的时候引入的操作类,最早是用于纯粹的保存多个对象,同时在JDK 1.2之后为了让其可以继续使用,于是让Vector类多实现了一个List接口,所以List接口下有两个常用的子类:ArrayList、Vector。
既然Vector也是List接口的子类,所以在使用上,不管使用ArrayList还是Vector不会有任何的区别。
范例:验证Vector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Vector;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List all = new Vector() ; all.add("HELLO") ; all.add("HELLO") ; // 保存了重复数据 all.add("WORLD") ; System.out.println(all); } } |
面试题:请解释ArrayList和Vector区别?
No. |
区别 |
ArrayList |
Vector |
1 |
推出时间 |
JDK 1.2时推出 |
JDK 1.0时推出 |
2 |
性能 |
采用异步处理方式,性能较高 |
采用同步处理方式,性能较低 |
3 |
安全性 |
数据安全性差 |
数据安全性高 |
4 |
输出 |
Iterator、ListIterator、foreach |
Iterator、ListIterator、foreach、Enumeration |
考虑到日后的开发异步开发居多,所以以ArrayList类为主。
三、Set集合接口
Set之中保存的元素是不能够有重复,但是Set接口并不像List接口那样对Collection进行了方法的扩充,而是完整的继承了Collection接口的所有方法,那么也就意味着,在之前使用的get()方法无法使用了。
Set子接口之中重要使用两个常用的子类:HashSet、TreeSet。
Hash是一种散列算法,指的保存数据没有序列。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et all = new HashSet() ; all.add("HELLO") ; all.add("HELLO") ; // 保存了重复数据 all.add("WORLD") ; all.add("小金子") ; all.add("小谢子") ; System.out.println(all); }} |
使用HashSet是不能够保存重复数据的。而且保存的数据没有任何的顺序。
如果希望里面的数据排序,则可以使用TreeSet子类。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Set; import java.util.TreeSet;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et all = new TreeSet() ; all.add("B") ; all.add("D") ; // 保存了重复数据 all.add("E") ; all.add("A") ; all.add("C") ; System.out.println(all); }} |
但是对于排序一般意义不大,所以使用的时候还是以HashSet为主。
使用TreeSet可以实现集合中数据排序的保存,那么在之前使用的是String型数据,下面使用自定义类。但是这个类如果要想正常的使用TreeSet保存,那么一定要在此类上实现java.lang.Comparable接口,以区分大小。
但是在此时覆写compareTo()方法的时候必须注意到:所有的属性都必须进行比较,否则就会出现部分属性内容相同也会认为是同一对象的情况,造成数据的保存错误。
范例:使用自定义类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Set; import java.util.TreeSet; class Person implements Comparable { private String name ;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 nam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姓名:" + this.name + ",年龄 :" + this.age + "\n" ;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Person o) { if (this.age > o.age) { return -1 ; } else if (this.age < o.age) { return 1 ; } return this.name.compareTo(o.name);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et all = new TreeSet() ; all.add(new Person("张三",20)) ; all.add(new Person("李四",21)) ; all.add(new Person("赵六",21)) ; // 年龄重复 all.add(new Person("王五",19)) ; all.add(new Person("王五",19)) ; // 彻底重复 System.out.println(all); } } |
通过此时的程序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TreeSet使用过程之中一定要使用到Comparable接口,而且TreeSet集合里面是依靠Comparable接口的compareTo()方法返回的数据来区分是否为重复数据。
Set子接口之中不允许保留重复数据,之前使用的TreeSet子类虽然依靠了Comparable接口进行重复数据判断,但是此判断的方式也只是针对于TreeSet这种排序结构起作用,而真正意义上的排序操作是不依靠接口的,而是依靠Object类之中的两个方法:
· 取得对象的hash码:public int hashCode();
· 对象比较: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在判断对象是否重复的过程之中,其基本流程如下:
· 首先使用要查询对象的hashCode与集合之中的保存对象的每一个hashCode进行比较;
· 如果hashCode相同,则再使用equals()方法进行内容的比较。
范例:重复对象判断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Set;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 nam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姓名:" + this.name + ",年龄 :" + this.age + "\n" ;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final int prime = 31; int result = 1; result = prime * result + age; result = prime * result + ((name == null) ? 0 : name.hashCode());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Person other = (Person) obj; if (age != other.age) return false; if (name == null) { if (other.name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if (!name.equals(other.nam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et all = new HashSet() ; all.add(new Person("张三",20)) ; all.add(new Person("李四",21)) ; all.add(new Person("赵六",21)) ; // 年龄重复 all.add(new Person("王五",19)) ; all.add(new Person("王五",19)) ; // 彻底重复 System.out.println(all); } } |
任何情况下如果是对象的重复判断,永恒都使用hashCode()和equals()。
四、Map集合接口
Collection每次只能够保存一个对象,而Map每次可以保存一对对象。那么这对对象会按照“key=value”的形式进行存储,随后可以通过key找到对应的value,就好比电话号码本一样,例如,现在存了如下数据:
· name = 张三,tel = 110;
· name = 李四,tel = 119;
现在找到了张三(找到了name),就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电话(tel),而这样的操作可以通过Map集合表示(public interface Map)。在使用Map接口的时候需要设置两个泛型类型,一个是key的类型,另外一个是value的类型,而在Map接口中定义了如下常用方法。
No. |
方法名称 |
类型 |
描述 |
1 |
public V put(K key, V value) |
普通 |
集合之中保存数据 |
2 |
public V get(Object key) |
普通 |
根据key取得对应的value |
3 |
public Set keySet() |
普通 |
取得全部的key,key不能重复 |
4 |
public Collection values() |
普通 |
取得全部的value |
5 |
public Set> entrySet() |
普通 |
将Map集合变为Set集合 |
而在Map接口下又有两个常见的子类:HashMap、Hashtable。
HashMap是Map接口中最为常用的一个子类,下面将使用HashMap验证Map的使用操作。
范例:保存数据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Map map = new HashMap(); map.put(1, "张三"); map.put(1, "李四"); // key重复 map.put(2, "王五"); map.put(3, null); map.put(null, "赵六"); System.out.println(map); } } |
在使用Map集合的时候如果发生了key重复的问题,那么会使用新的值替换掉旧的值。但是从实际来讲,设置在Map之中的数据主要是为了查找使用。
Collection设置数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输出,而Map设置数据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查找。
范例:查找数据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Map map = new HashMap(); map.put(1, "张三"); map.put(1, "李四"); // key重复 map.put(2, "王五"); map.put(3, null); map.put(null, "赵六"); System.out.println(map.get(1)); System.out.println(map.get(null)); System.out.println(map.get(200)); // 没有返回null } } |
整个过程之中都是可以进行null操作的。
Hashtable与Vector、Enumeration一样,都是最早提供的集合操作类,在JDK 1.2之后为了保护其可以继续使用,所以让Hashtable多实现了一个Map接口。
范例:验证Hashtable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table; import java.util.Map;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Map map = new Hashtable(); map.put(1, "张三"); map.put(1, "李四"); // key重复 map.put(2, "王五"); System.out.println(map.get(1)); System.out.println(map.get(200)); // 没有返回null } } |
在Hashtable的操作之中可以发现,里面是不能够存在有null数据的。
面试题:请解释HashMap和Hashtable区别?
No. |
区别 |
HashMap |
Hashtable |
1 |
推出时间 |
JDK 1.2时推出 |
JDK 1.0时推出 |
2 |
性能 |
采用异步处理方式,性能较高 |
采用同步处理方式,性能较低 |
3 |
安全性 |
数据安全性差 |
数据安全性高 |
4 |
处理null |
允许保存null |
不允许保存null,会出现NullPointerException |
考虑到日后的开发异步开发居多,所以以HashMap类为主。
在Map接口里面存在有一个keySet()的方法,此方法返回的是所有的key的数据,并且是以Set集合的形式返回,于是下面就使用此方法输出数据。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Map map = new HashMap(); map.put(1, "张三"); map.put(2, "李四"); map.put(3, "王五"); Set set = map.keySet() ; // 取得全部的key Iterator iter = set.iterator() ; while (iter.hasNext()) { Integer key = iter.next() ; System.out.println(key + " --> " + map.get(key)); } } } |
就本程序而言,已经实现了Map集合的输出操作,但是这个输出操作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取得了全部key,需要进行迭代输出,而且每一个key又要去查询集合中对应的value(循环),所以这样的输出形式是不可取的。
如果要想输出Map集合,那么一定还是需要使用到Iterator接口,可是Map接口里面并没有定义像Collection接口之中定义的iterator()方法,那么下面就需要分析一下Collection和Map的数据保存区别。
可以发现在Map接口里面存在有一个static定义的子接口:Map.Entry,而所有的key和value都自动的封装在了此接口对象之中,而在Map.Entry接口里面存在有两个方法:
· 取得包装的key:public K getKey();
· 取得包装的value:public V getValue();
关于Map接口使用Iterator输出的过程:
1、 首先使用Map集合之中的entrySet()方法将Map集合变为Set集合,而此时Set集合中的每一个元素类型都是Map.Entry接口实例;
2、 利用Set接口的iterator()方法取得Iterator接口对象,同时Iterator中操作的类型依然是Map.Entry;
3、 利用Iterator进行迭代输出,取出每一个Map.Entry对象,并且利用getKey()和getValue()方法取出数据。
范例:利用Iterator输出Map集合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Map; import java.util.Set;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Map map = new HashMap(); map.put(1, "张三"); map.put(2, "李四"); map.put(3, "王五"); Set> set = map.entrySet(); Iterator> iter = set.iterator(); while (iter.hasNext()) { Map.Entry me = iter.next(); System.out.println(me.getKey() + " --> " + me.getValue()); } } } |
这一程序在工作之中一定会出现,建议下面多写几次,同时一定要记住Map.Entry的作用。
通过之前的代码演示发现一直都是使用Integer作为key的类型,而且Integer本身也是系统类。那么在实际上Map也可以使用自定义类型作为key。但是此时必须有一个要求:由于map集合根据key的查找属于对象的匹配过程,所以作为自定义的key类型,类一定要覆写Object类的hashCode()和equals()两个方法。
package cn.mldn.demo;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java.util.Map; class Person { private String name ; private int ag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int age) { this.name = name ; this.age = age ;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姓名:" + this.name + ",年龄:" + this.age ; }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 final int prime = 31; int result = 1; result = prime * result + age; result = prime * result + ((name == null) ? 0 : name.hashCode()); return result;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if (this == obj) return true; if (obj == null) return false; if (getClass() != obj.getClass()) return false; Person other = (Person) obj; if (age != other.age) return false; if (name == null) { if (other.name != null) return false; } else if (!name.equals(other.name))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 } public class Test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Map map = new HashMap(); map.put(new Person("张三", 20), new String("ZS")); System.out.println(map.get(new Person("张三", 20))); } } |
以上的代码只是在一次重复强调了hashCode()和equals()的作用,但是从实际的角度来看,作为key的类型99%的情况下都会使用String表示,或者使用Integer等系统类表示。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kvikon/p/4676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