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组成:
连接管理器
负责监听在某个端口套接字上,并接受用户请求。
线程管理器:
负责给用户的请求生成新的线程,在请求完成后负责销毁进程或完成进程的重用。
用户模块:
验证用户是否有权限连接服务器。验证用户的身份。
命令分发模块:
根据查询的不同类型,和缓存模块交互,和日志模块交互。若缓存中没有则交给解析器处理,需要记录日志的交给日志模块。
解析器:
解析查询的法和词法,再次查询缓存,没有则生成解析树。若是SELECT则交给查询优化器。若是UPDATE、DELETE、INSERT、CREATE等则交给表定义模块,REPARE交给表维护模块。
缓存管理器:
负责管理缓存。
置换策略:使用置换策略来保证有效的内存空间。
一般采用最近最少思路,即最近一段时间按内最少使用的块被置换出去。
某些不想置换的块可以设定为被钉住的块。
日志管理器:
记录日志。
查询优化器:
对解析树进行优化,优化为在服务器上执行开销最小,速度最高的执行模式。
表定义模块(表修改模块):
检查用户跟表操作相关数据的完整性和权限。
负责表的创建、删除、重命名、移除、更新、插入等操作。
表维护模块:
用来修复表的逻辑错误等。检查用户权限。
负责表的检查、修改、备份、恢复、优化(碎片整理)、解析。
状态报告模块:
更新操作执行状态报告信息。
复制模块:
负责数据同步等。
访问控制模块:
检查用户是否有完成对应操作的权限。
表管理器:
负责和存储引擎接口交互,根据表定义模块的操作,将表定义转换为文件。负责创建、修改读取表定义文件。
表定义文件用来储存表结构。
维护表描述符高速缓存:
通常会把表定义和名称缓存在内存中,表在读取之后,表的格式也会缓存在内存中。
管理表锁。
一个用户修改表内容时其他用户不能操作。
和表定义模块和表维护模块协同操作。
存储引擎:
插件式的。负责表示层和物理层的双向转换。
和磁盘上的数据进行交互。
mysql工作流程。
用户请求-->连接管理器(负责接收)-->线程管理器(生成线程)--> 用户模块(验证身份,通过则建立连接,为通过则拒绝)--> 连接已建立。
用户发送查询语句-->命令分发模块(查询缓存,记录日志。缓存中没有则分发命令)-->解析器(解析语句,查询缓存,生成解析树)--> 查询优化器 |表定义模块|表维护模块|状态报告模块|复制模块 -->访问控制模块(验证用户权限)--> 表管理器 (表结构操作,表锁管理,缓存管理)--> 存储引擎 (文件操作)
本文出自 “小私的blog”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ggvylf.blog.51cto.com/784661/1679320
原文地址:http://ggvylf.blog.51cto.com/784661/167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