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设计模式
单例模式
定义:确保一个类只有一个实例,而且自行实例化并向整个系统提供这个实例。
描述:只能使用单例类提供的方法得到单例对象,不要使用反射,否则将会实例化一个新对象。不要做断开单例类对象与类中静态引用的危险操作。多线程使用单例使用共享资源时,注意线程安全问题。
工厂方法模式
定义:定义一个用于创建对象的接口,让子类决定实例化哪一个类,工厂方法使一个类的实例化延迟到其子类。
描述:在工厂方法模式中,核心的工厂类不再负责所有的对象的创建,而是将具体创建的工作交给子类去做。这个核心类则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抽象工厂角色,仅负责给出具体工厂子类必须实现的接口,而不接触哪一个类应当被实例化这种细节。
抽象工厂模式
定义:为创建一组相关或相互依赖的对象提供一个接口,而且无需指定他们的具体类。
描述:在以下情况下,适用于工厂方法模式:
(1) 当一个类不知道它所必须创建的对象的类的时候。
(2) 当一个类希望由它的子类来指定它所创建的对象的时候。
(3) 当类将创建对象的职责委托给多个帮助子类中的某一个,并且你希望将哪一个帮助子类是代理者这一信息局部化的时候。
模版方法模式
定义:定义一个操作中算法的框架,而将一些步骤延迟到子类中,使得子类可以不改变算法的结构即可重定义该算法中的某些特定步骤。
描述:子类可以置换掉父类的可变部分,但是子类却不可以改变模板方法所代表的顶级逻辑。
每当定义一个新的子类时,不要按照控制流程的思路去想,而应当按照“责任”的思路去想。换言之,应当考虑哪些操作是必须置换掉的,哪些操作是可以置换掉的,以及哪些操作是不可以置换掉的。使用模板模式可以使这些责任变得清晰。
代理模式
定义: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对这个对象的访问。
描述:所谓代理,就是一个人或者机构代表另一个人或者机构采取行动。在一些情况下,一个客户不想或者不能够直接引用一个对象,而代理对象可以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中介的作用。
适配器模式
定义:基于现有类所提供的服务,向客户提供接口,以满足客户的期望。适配器模式的用意是要改变源的接口,以便于目标接口相容。缺省适配的用意稍有不同,它是为了方便建立一个不平庸的适配器类而提供的一种平庸实现。
描述:适配器模式的优点
更好的复用性
系统需要使用现有的类,而此类的接口不符合系统的需要。那么通过适配器模式就可以让这些功能得到更好的复用。
更好的扩展性
在实现适配器功能的时候,可以调用自己开发的功能,从而自然地扩展系统的功能。
适配器模式的缺点
过多的使用适配器,会让系统非常零乱,不易整体进行把握。比如,明明看到调用的是A接口,其实内部被适配成了B接口的实现,一个系统如果太多出现这种情况,无异于一场灾难。因此如果不是很有必要,可以不使用适配器,而是直接对系统进行重构。
迭代器模式
定义:提供一种方法访问一个容器对象中各个元素,而又不暴露该对象的内部细节。
描述:在jdk中,与迭代器相关的接口有两个:Iterator 与 Iterable
Iterator:迭代器,Iterator及其子类通常是迭代器本身的结构与方法;
Iterable:可迭代的,那些想用到迭代器功能的其它类,如AbstractList HashMap等,需要实现该接口。
观察者模式
定义:定义对象间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使得当每一个对象改变状态,则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观察者模式定义了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让多个观察者对象同时监听某一个主题对象。这个主题对象在状态上发生变化时,会通知所有观察者对象,使它们能够自动更新自己。
描述:在JAVA语言的java.util库里面,提供了一个Observable类以及一个Observer接口,构成JAVA语言对观察者模式的支持。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hangyinlu/p/468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