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c语言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blog.csdn.net/xingjiarong/article/details/47282255
关键字const用来定义常量,如果一个变量被const修饰,那么它的值就不能再被改变,我想一定有人有这样的疑问,C语言中不是有#define吗,干嘛还要用const呢,我想事物的存在一定有它自己的道理,所以说const的存在一定有它的合理性,与预编译指令相比,const修饰符有以下的优点:
1、预编译指令只是对值进行简单的替换,不能进行类型检查
2、可以保护被修饰的东西,防止意外修改,增强程序的健壮性
3、编译器通常不为普通const常量分配存储空间,而是将它们保存在符号表中,这使得它成为一个编译期间的常量,没有了存储与读内存的操作,使得它的效率也很高。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const的用法:
一、修饰局部变量
const int n=5;
int const n=5;
这两种写法是一样的,都是表示变量n的值不能被改变了,需要注意的是,用const修饰变量时,一定要给变脸初始化,否则之后就不能再进行赋值了。
接下来看看const用于修饰常量静态字符串,例如:
const char* str="fdsafdsa";
如果没有const的修饰,我们可能会在后面有意无意的写str[4]=’x’这样的语句,这样会导致对只读内存区域的赋值,然后程序会立刻异常终止。有了const,这个错误就能在程序被编译的时候就立即检查出来,这就是const的好处。让逻辑错误在编译期被发现。
二、常量指针与指针常量
常量指针是指针指向的内容是常量,可以有一下两种定义方式。
const int * n;
int const * n;
需要注意的是一下两点:
1、常量指针说的是不能通过这个指针改变变量的值,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其他的引用来改变变量的值的。
int a=5;
const int* n=&a;
a=6;
2、常量指针指向的值不能改变,但是这并不是意味着指针本身不能改变,常量指针可以指向其他的地址。
int a=5;
int b=6;
const int* n=&a;
n=&b;
指针常量是指指针本身是个常量,不能在指向其他的地址,写法如下:
int *const n;
需要注意的是,指针常量指向的地址不能改变,但是地址中保存的数值是可以改变的,可以通过其他指向改地址的指针来修改。
int a=5;
int *p=&a;
int* const n=&a;
*p=8;
区分常量指针和指针常量的关键就在于星号的位置,我们以星号为分界线,如果const在星号的左边,则为常量指针,如果const在星号的右边则为指针常量。如果我们将星号读作‘指针’,将const读作‘常量’的话,内容正好符合。int const * n;是常量指针,int *const n;是指针常量。
指向常量的常指针
是以上两种的结合,指针指向的位置不能改变并且也不能通过这个指针改变变量的值,但是依然可以通过其他的普通指针改变变量的值。
const int* const p;
三、修饰函数的参数
根据常量指针与指针常量,const修饰函数的参数也是分为三种情况
1、防止修改指针指向的内容
void StringCopy(char *strDestination, const char *strSource);
其中 strSource 是输入参数,strDestination 是输出参数。给 strSource 加上 const 修饰后,如果函数体内的语句试图改动 strSource 的内容,编译器将指出错误。
2、防止修改指针指向的地址
void swap ( int * const p1 , int * const p2 )
指针p1和指针p2指向的地址都不能修改。
3、以上两种的结合。
四、修饰函数的返回值
如果给以“指针传递”方式的函数返回值加 const 修饰,那么函数返回值(即指针)的内容不能被修改,该返回值只能被赋给加const 修饰的同类型指针。
例如函数
const char * GetString(void);
如下语句将出现编译错误:
char *str = GetString();
正确的用法是
const char *str = GetString();
五、修饰全局变量
全局变量的作用域是整个文件,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全局变量,以为一旦有一个函数改变了全局变量的值,它也会影响到其他引用这个变量的函数,导致除了bug后很难发现,如果一定要用全局变量,我们应该尽量的使用const修饰符进行修饰,这样方式不必要的以为修改,使用的方法与局部变量是相同的。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查看原文章,请访问:http://blog.csdn.net/xingjiarong
标签:c语言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xingjiarong/article/details/4728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