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注释配置相对于 XML 配置具有很多的优势: 它可以充分利用 Java 的反射机制获取类结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有效减少配置的工作。如使用 JPA 注释配置 ORM 映射时,我们就不需要指定 PO 的属性名、类型等信息,如果关系表字段和 PO 属性名、类型都一致,您甚至无需编写任务属性映射信息—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2 12:20:00
阅读次数:
248
1、反射机制
2、动态编译
3、动态执行javassript代码
4、动态字节码操作
动态语言
程序运行时,可以改变程序结构或变量类型。典型的语言:
1):Python、ruby、javascript等。
2):如下javascript代码:
funtion test(){
var s ="var a=3;var b=5;alert(a+b);";
e...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2 03:27:40
阅读次数:
309
在运行时,对一个 JAVA 类,能否知道属性和方法;能否调用它的任意方法? 答案是可以的,JAVA 提供一种反射机制可以实现。
Java 反射是 Java 被视为动态(或准动态)语言的一个关键性质。这个机制允许程序在运 行时透过 Reflection APIs 取得任何一个已知名称的 class 的内部信息,包括其 modifiers( 诸如 public, static 等 )、superclass (例如 Object)、 实现之 interfaces(例如 Cloneable),也包括 field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2 03:02:28
阅读次数:
227
转自http://www.iteye.com/topic/1123081
Java语言允许通过程序化的方式间接对Class进行操作,Class文件由类装载器装载后,在JVM中将形成一份描述Class结构的元信息对象,通过该元信息对象可以获知Class的结构信息:如构造函数、属性和方法等。Java允许用户借由这个Class相关的元信息对象间接调用Class对象的功能,这就为使用程序化方式操作Cl...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2 02:52:34
阅读次数:
167
对编程语言比较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反射”这个机制。Python作为一门动态语言,当然不会缺少这一重要功能。然而,在网络上却很少见到有详细或者深刻的剖析论文。下面结合一个web路由的实例来阐述python的反射机制的使用场景和核心本质。 一、前言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必须区分两个概念,f1和“f1"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2 01:39:21
阅读次数:
271
1、认识Class类 任何一个类都是Class类的实例对象,这个实例对象有三种表示方式。 2、动态加载类实例 新建四个类,一个Software接口,另外新建两个类继承该接口。 Software.java 1 package com.hua.reflect; 2 3 /** 4 * Created b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06 18:56:10
阅读次数:
254
1.何谓反射机制 java中的反射机制可以如此定义: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2.反射机制如何实现 谈到反射机制 首先不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05 21:31:34
阅读次数:
170
上一篇,我们基本知道了EventBus的使用步骤,接下来先简单研究一下其中的源码。在分析源码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Java反射的知识点:JAVA反射机制基本定义: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Sun为提供的关于反射机制中的类:...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6-06-03 19:32:04
阅读次数:
271
在我的上篇文章模拟JDK动态代理实现中涉及到了反射机制,学无止境,在此系统的学习一下Java中的反射机制。首先给出Java反射机制的定义:
JAVA反射机制是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和属性;这种动态获取的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的方法的功能称为java语言的反射机制。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Java中的动态特性,那么...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03 19:16:02
阅读次数: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