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拷贝、深拷贝 浅拷贝会对对象中的成员变量进行拷贝:如果是基本类型,拷贝的就是基本类型的值;如果属性是内存地址(引用类型),拷贝的就是内存地址 ; 深拷贝,除了基本类型外,引用类型所引用的对象也会进行拷贝;(引用的对象只要求浅拷贝即可;若要深层拷贝,一般可利用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来实现,也可手动实现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6-19 23:31:49
阅读次数:
439
数组的浅拷贝 深拷贝方法 方法一:js的slice函数 var arr = ["One","Two","Three"]; var arr2 = arr.slice(0); 方法二:js的concat方法 var arr = ["One","Two","Three"]; var arr2 = arr.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7-06-19 13:06:53
阅读次数:
139
接口的方法默认死public,接口的属性默认为public static final。 为什么要接口,而不是使用抽象类。一个对象只能继承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clone: Object的浅拷贝 Object类的默认拷贝机制是浅拷贝:对于拷贝对象的属性:基本类型属性,拷贝值,对象属性,拷贝引用...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6-18 23:35:43
阅读次数:
204
1.slice(start,end)(参数可选) slice() 方法返回一个从开始到结束(不包括结束)选择的数组的一部分浅拷贝到一个新数组对象。原始数组不会被修改。 var a = ['a', 'b', 'c', 'd'] var b = a.slice(0, 1) console.log(a);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7-06-18 18:53:27
阅读次数:
293
深拷贝与浅拷贝 关于这两个概念先来看一个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数据成员是一个int类型的数据m_iCount,它的拷贝构造函数的实现很简单, 当使用右边所示的方法实例化arr2时就会调用拷贝构造函数,也就是直接进行数值的拷贝即可。 将这个例子进行一下修改: 在这个例子当中,增加了一个int *类型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6-17 21:42:20
阅读次数:
157
一、是什么? 浅拷贝:对值类型的成员变量进行值的复制,对引用类型的成员变量仅仅复制引用,不复制引用的对象 深拷贝:对值类型的成员变量进行值的复制,对引用类型的成员变量也进行引用对象的复制 内部机制: (1)关于Object类的clone方法 默认实现为“浅拷贝”,重写Object类中的clone方法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6-17 20:32:05
阅读次数:
250
1 import copy 2 3 person=['name',['saving',100]] 4 p1=copy.copy(person) 5 p2=person[:] 6 7 p1 8 Out[26]: ['alex', ['saving', 100]] 9 person 10 Out[27]...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6-17 17:02:32
阅读次数:
147
Python中的深拷贝和浅拷贝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Python中的深拷贝和浅拷贝详解,本文讲解了变量-对象-引用、可变对象-不可变对象、拷贝等内容。 要说清楚Python中的深浅拷贝,需要搞清楚下面一系列概念: 变量-引用-对象(可变对象,不可变对象)-切片-拷贝(浅拷贝,深拷贝) 【变量-对象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6-16 14:14:24
阅读次数:
226
http://www.cnblogs.com/taijun/p/4208008.html 先说一下深拷贝和浅拷贝通俗理解 深拷贝:赋值时值完全复制,完全的copy,对其中一个作出改变,不会影响另一个 浅拷贝:赋值时,引用赋值,相当于取了一个别名。对其中一个修改,会影响另一个 PHP中, = 赋值时,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7-06-15 20:36:20
阅读次数:
262
浅拷贝只拷贝最外层,里层拷贝的是内存地址的引用In[1]:importcopy
In[41]:a1
Out[41]:[1,2,3,4,{‘k1‘:‘v1‘}]
In[42]:a2=copy.copy(a1)
In[43]:a2[4][‘k1‘]=‘v3‘
In[44]:a2
Out[44]:[1,2,3,4,{‘k1‘:‘v3‘}]
In[45]:a1
Out[45]:[1,2,3,4,{‘k1‘:‘v3‘}]深拷贝数据都拷贝了In[3..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6-15 16:31:27
阅读次数: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