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互斥对象如果放置了过多的互斥对象,代码就没有什么并发性可言,运行起来也比单线程解决方案慢。如果放置了过少的互斥对象,代码将出现奇怪和令人尴尬的错误。幸运的是,有一个中间立场。首先,互斥对象是用于串行化存取*共享数据*。不要对非共享数据使用互斥对象,并且,如果程序逻辑确保任何时候都只有一个线程能存...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00:27:46
阅读次数:
201
http://www.blogjava.net/fhtdy2004/archive/2009/07/05/285519.html线程同步:何时互斥锁不够,还需要条件变量?很显然,pthread中的条件变量与Java中的wait,notify类似假设有共享的资源sum,与之相关联的mutex 是loc...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6 00:21:16
阅读次数:
249
1.互斥量(QMutex)
头文件声明: #include
互斥量声明: QMutex m_Mutex;
互斥量加锁: m_Mutex.lock();
互斥量解锁: m_Mutex.unlock();
2.等待条件(QWaitCondition)
头文件声明: #inc...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3 13:20:44
阅读次数:
489
ThefoxFramework - 一个开源的C++基础类库 开源的C++的基础开发库,包括常见的C++常用工具类(file、mutex、semaphore、thread、线程池等)、mysql封装、net-snmp封装、net库、rpc、log库。 现在主要工作平台是W...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2 08:19:36
阅读次数:
318
linux内核打印"BUG: scheduling while atomic"和"bad: scheduling from the idle thread"错误的时候,通常是在中断处理函数中调用了可以休眠的函数,如semaphore,mutex,sleep之类的可休眠的函数,而linux内核要求在中...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7-22 00:12:34
阅读次数:
690
word2vec 是 Google 于 2013 年开源推出的一个用于获取 word vector 的工具包,它简单、高效,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由于 word2vec 的作者 Tomas Mikolov 在两篇相关的论文 [3,4] 中并没有谈及太多算法细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个工具包的神秘感。一些按捺不住的人于是选择了通过解剖源代码的方式来一窥究竟,出于好奇,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读完代码后,觉得收获颇多,整理成文,给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1 11:47:14
阅读次数:
294
word2vec 是 Google 于 2013 年开源推出的一个用于获取 word vector 的工具包,它简单、高效,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由于 word2vec 的作者 Tomas Mikolov 在两篇相关的论文 [3,4] 中并没有谈及太多算法细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个工具包的神秘感。一些按捺不住的人于是选择了通过解剖源代码的方式来一窥究竟,出于好奇,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读完代码后,觉得收获颇多,整理成文,给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1 11:25:14
阅读次数:
837
临界区Critical Section(CS) 不可跨进程,效率高事件 Event 使用内核对象,可跨进程,用于通知互斥量 Mutex 使用内核对象,可跨进程,用户互斥信号量 Semaphore 使用内核对象,可跨进程,有限数量资源http://blog.csdn.net/column/det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1 09:37:54
阅读次数:
294
word2vec 是 Google 于 2013 年开源推出的一个用于获取 word vector 的工具包,它简单、高效,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由于 word2vec 的作者 Tomas Mikolov 在两篇相关的论文 [3,4] 中并没有谈及太多算法细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个工具包的神秘感。一些按捺不住的人于是选择了通过解剖源代码的方式来一窥究竟,出于好奇,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读完代码后,觉得收获颇多,整理成文,给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19 23:42:39
阅读次数:
363
word2vec 是 Google 于 2013 年开源推出的一个用于获取 word vector 的工具包,它简单、高效,因此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由于 word2vec 的作者 Tomas Mikolov 在两篇相关的论文 [3,4] 中并没有谈及太多算法细节,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这个工具包的神秘感。一些按捺不住的人于是选择了通过解剖源代码的方式来一窥究竟,出于好奇,我也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读完代码后,觉得收获颇多,整理成文,给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19 23:13:39
阅读次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