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学习宝典(4)指针:可以有效的表示复杂的数据结构,能动态的分配动态空间,方便的使用字符串,有效的使用数组,能直接处理内存单元不掌握指针就没有掌握C语言的精华地址:系统为每一个变量分配一个内存单元,内存区的每一个字节有一个编号,这就是“地址”指针的定义; 基类型 * 指针变量名例如 int *p...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05 00:10:58
阅读次数:
279
//使用数组queue[ ]存放结点队列void BFS( ) { head=0; tail=1; queue[head]=首结点的值; while (head<tail) //队列不空 { temp=tail; for (k=head; k<=t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03 23:03:16
阅读次数:
250
方法一:利用全局变量 注意,该方法虽然可以实现有多个返回值的函数,但是由于全局变量不能保证值的正确性(因为其作用域是全局,所以程序范围内都可以修改它的值,如果出现错误将非常难以发现),并且全局变量增加了程序间模块的耦合,所以该方法要慎用。 方法二:使用数组指针 注意,该方法适用于多个返回值的数据类型...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16:58:21
阅读次数:
257
要使用 string 类,必须在头文件中包含头文 string;string 类位于名称空间std;使用string类时,某些操作比使用数组时更简单;如:不能将一个数组直接赋值给另一个数组;但可以将一个string对象直接赋值给另一个string对象;例:string str1; string 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6 14:10:42
阅读次数:
174
关于单调栈的性质,和单调队列基本相同,只不过单调栈只使用数组的尾部, 类似于栈。Accepted Code: 1 /************************************************************************* 2 > File Nam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2:40:33
阅读次数:
308
1、在使用数组或ArrayList对象时应当注意[csharp]view plaincopylength=myArray.Length;for(inti=0;i<length;i++){}避免[csharp]view plaincopyfor(inti=0;i<myArray.Length;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2 22:40:15
阅读次数:
205
- - - - - android培训、java培训、期待与您交流! - - - - - -集合框架:用于存储数据的容器。特点:对象封装数据,对象多了也需要存储。集合用于存储对象。对象的个数确定可以使用数组。如果不确定可以用集合。因为集合是可变长度的。集合和数组的区别:数组是固定长度的;集合可变长度...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1 23:31:00
阅读次数:
309
前言:
当我们在使用Java,应该“优选容器而不是数组”。只有在证明性能成为问题,并且切换到数组对性能提高有所帮助时,你才应该使用数组。
排序:
排序必须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执行比较操作。一种自然的解决方案是为每种不同的类型各编写一个不同的排序方法,但是这样的代码难以被新的类型所复用。
程序设计的基本目标是:“将保持不变的事物与会发生改变的事物相分离”,而这里,不变的是通用的排序...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0 22:46:23
阅读次数:
353
求1+2+...+n(构造函数) 代码(C++)本文地址: http://blog.csdn.net/caroline_wendy题目: 求1+2+...+n, 要求不能使用乘除法\for\while\if\else\switch\case等关键字及条件判断语句(A?B:C).可以使用构造函数, 循环求解, 使用数组构造多个类, 使用类的静态变量存储数据.代码:/*
* main.cpp
*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16 11:11:56
阅读次数:
281
前些日子有朋友遇到这个问题来问我,我觉得有点意思,便实现了代码,写篇文章做个总结,与网友分享。
需求:
实现两个API,在客户端:传入一个二叉树的根结点指针,输出可以在网络中传输的ASCII串。在服务器端:根据传入的ASCII串来解析生成一个二叉树,返回二叉树的根结点指针。
思路: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想到的是二叉树补全法,将这课二叉树补全,变成一颗完全二叉树,再使用数组进行存储...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15 12:34:36
阅读次数: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