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ta(Open Data Protocol)协议是一个开放的工业标准,用于定义RESTFul API的设计和使用。我的文章标题前加上SAP的前缀,只是为了表明这篇文章介绍的是Jerry在SAP项目开发中使用到OData的一些心得和经验。 目前OData被广泛用于SAP Business Sui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4-27 19:51:05
阅读次数:
97
https://blog.csdn.net/u012887259/article/details/102425450 https://blog.csdn.net/u012887259/article/details/102425450 https://www.jianshu.com/p/27a8cd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4-27 19:39:12
阅读次数:
63
Python来实现并发的Web Server,其中采用了多进程、多线程、协程、单进程单线程非阻塞的方式。 一、使用子进程来实现并发Web Server 参照 https://www.cnblogs.com/leokale-zz/p/11949208.html 中的代码,我们将其修改为支持并发的简单W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4-27 19:24:03
阅读次数:
58
金三银四即将结束,最近也整理了不少的面试题,现在把所有的面试题归纳在一起并分享出来,内容涵盖了JVM、Java集合、Java多线程并发、Java基础、spring原理、微服务、Netty与RPC、网络、日志、Zookeeper、Kafka、RabbitMQ、Hbase、MongoDB、Cassandra、设计模式、负载均衡、数据库、一致性算法、Java算法、数据结构、加密算法、分布式缓存、Hado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4-27 17:48:50
阅读次数:
55
金三银四即将结束,最近也整理了不少的面试题,现在把所有的面试题归纳在一起并分享出来,内容涵盖了JVM、Java集合、Java多线程并发、Java基础、spring原理、微服务、Netty与RPC、网络、日志、Zookeeper、Kafka、RabbitMQ、Hbase、MongoDB、Cassandra、设计模式、负载均衡、数据库、一致性算法、Java算法、数据结构、加密算法、分布式缓存、Hado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4-27 17:43:29
阅读次数:
57
应用场景:库存修改 一:使用 synchronized ,lock 等同步方法: (1)特点:synchronized的flag只有jvm进程内可见,不能跨jvm (2)缺点:1.作用范围是单个jvm实例, 如果做了集群,分布式等,就没用了; 2.数据库的事务隔离级别,加锁时机。主要矛盾是事务开启和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4-27 17:26:25
阅读次数:
71
[TOC] 线程池 线程池全称为托管线程池,线程池受 .NET 通用语言运行时(CLR)管理,线程的生命周期由 CLR 处理,因此我们可以专注于实现任务,而不需要理会线程管理。 线程池的应用场景:任务并行库 (TPL)操作、异步 I/O 完成、计时器回调、注册的等待操作、使用委托的异步方法调用和套接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4-27 17:22:45
阅读次数:
63
不管是开发、测试、运维,每个技术人员心里都有一个成为技术大牛的梦,毕竟“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正是对技术梦的追求,促使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提升自己。 今天分享Java重点面试知识 : 多线程(线程状态、线程并发,Synchronized与Lock的区别和底层原理,常用的锁及其使用场景和原理,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04-27 13:12:23
阅读次数:
62
gdb 中step、next与finish的区别 step 就是单步执行,遇到子函数就进入并且继续单步执行;在其他调试其中相当于step into命令,作用是移动到下一个可执行的代码行。如果当前行是一个函数调用,则调试器进入函数并停止在函数体的第一行。step可以帮助初步揭开代码位置的谜团,例如:函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20-04-27 11:26:13
阅读次数:
97
继续来认识 synchronized ,上篇文章 "加不加 synchronized 有什么区别?" 我们了解了 synchronized 是在多线程并发竞争同一资源的时候使用,这一篇我们来了解, 锁实例对象 上篇文章我们就有锁实例对象的代码样例,只是当时没有细说这个概念。我们再写一个代码来测试一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4-27 10:00:53
阅读次数: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