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时间限制: 1000ms 内存限制: 65536kB描述 给定一个长度为N(不大于500)的正整数序列,请将其中的所有奇数取出,并按升序输出。 输入共2行:第1行为 N;第2行为 N 个正整数,其间用空格间隔。输出增序输出的奇数序列,数据之间以逗号间隔。数据保证至少有一个奇数。样例输入 10 1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9 12:11:33
阅读次数:
5
一日一技:一个括号两种意思,正则表达式奇怪的小括号在Python里面,当我们要从一段正则表达式中提取出一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这部分内容用小括号包起来。例如:从字符串我的密码123456abc中提取123456abc,我们可以这样写正则表达式:importres=‘我的密码123456abc‘password=re.findall(‘密码(.*?)$‘,s)print(password)运行效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8 12:54:34
阅读次数:
5
Iterator迭代器的使用:迭代:Iterator,即collection集合元素的通用获取方式java.util.Iterator接口。迭代器(对集合进行遍历)有两个常用的方法BooleanhasNext()如果仍有元素可以迭代,则返回true判断集合中还有没有下一个元素,有就返回true,没有就返回falseEnext()返回迭代的下一个元素取出集合中的下一个元素Iterator迭代器,是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7 12:12:19
阅读次数:
4
?ETL是什么? ETL,是英文 Extract-Transform-Load 的缩写,用来描述将数据从来源端经过抽取(extract)、转换(transform)、加载(load)至目的端的过程。ETL是BI项目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用户从数据源抽取出所需的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最终按照预先定义好的数据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5 10:44:32
阅读次数:
4
jmeter之beanshell取出需要参数,传递给下个请求jmeter之beanshell取出需要参数,传递给下个请求事件背景:上周同事用jmeter录制脚本,录制成功回放后,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ps:他想从数据库取出某个字段值,然后对数据库做操作想实现做参数传递的效果,我心痒痒的,又想试试结果还蛮不错的。就急忙想写个blogstep:1、建立线程组、2、JDBCConnectionCon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2-05 10:33:07
阅读次数:
7
周末去了动物园,虽然我几乎被冻成了狗,但还是好开心呀,今天开开心心的来更新啦!!! 题目描述: 方法:基于最大堆的贪心算法 维护最大堆存储字母,堆顶元素为出现次数最多的字母。首先统计每个字母的出现次数,然后将出现次数大于 00 的字母加入最大堆。 当最大堆的元素个数大于 11 时,每次从最大堆取出两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4 11:30:05
阅读次数:
6
一:进程介绍 1.什么是进程? 正在执行的程序 正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实例 能分配处理器并由处理器执行的实体 2.进程 与 程序 名称 描述 状态 程序 存放代码的文件 静态 进程 程序的运行过程 动态 同一个程序可能对应多个进程 父进程与子进程: 父进程:程序运行时产生的第1个进程 子进程:由父进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2-03 11:48:22
阅读次数:
8
在OC中,由于分类底层结构的限制,并不能添加成员变量到分类中,但是可以通过关联对象实现。 涉及到的相关api //添加关联对象 // objece 需要添加关联对象的对象 // key 用来去关联值得key // value 关联的值 // policy 政策(retain、assin) void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2 12:33:34
阅读次数:
7
前言 在传统的 Web 开发过程中,处理图形验证码很简单,只需要在后台用随机字符串生成一个图片,将验证码内容放进 Session 即可,用户提交表单时从 Session[1] 取出判断即可。 但是现如今,越来越推崇 API 交互,无状态,在 Session 这一块,虽然默认配置是不支持了,但是还是有 ...
换码指令、字符的输出 前置知识: XLAT 指令:将BX指定的缓冲区中、AL指定的位移处的一个字节数据取出赋给AL,实际相当于(AL) = (DS:(BX+AL))。注意,不是单纯地赋予AL+BX,而是对应地址的值。 换码指令执行前,一般在主存建立一个字节量表格(如下代码4-6行),内含要转换成的目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01 11:52:20
阅读次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