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搜索关键字:流控    ( 512个结果
2018-2019-1 20165317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七周学习总结
2018 2019 1 20165317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第七周学习总结 第八章 异常控制流 控制流:控制转移序列。 控制转移:从一条指令到下一条指令。 异常控制流:现代操作系统通过使控制流发生突变来对系统状态做出反应,这些突变称为异常控制流。 8.1 异常 异常的剖析,如下图所示: 异常处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1-11 10:54:14    阅读次数:177
从零开始做循迹小车-1-基础篇-红外灰度传感器
上一篇提到了传感器,我们用的是红外灰度传感器,这里我们就对红外灰度传感器展开来说,理清原理实现,最后能够自己动手做出来。 一、原理分析 我们先来说一个最基本的电路原理: 在一个灯泡两端通电,灯泡就会亮。这很简单吧。那深入一点点,灯泡有多亮?能控制吗?用什么控制?电流!划重点,电流控制灯泡亮度!那要怎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1-03 16:26:26    阅读次数:971
阿里云中间件推出全新开发者服务
要码出未来,除了程序员专属的节日福利,还需要实打实的为程序员解决手头的难题。 10月24日,阿里云推出全新开发者服务,发布多款开发工具,包括Alibaba Cloud Toolkit 、链路追踪Tracing Analysis和应用高可用服务AHAS等,旨在帮助开发者们提高开发效率,降低运维复杂性。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26 20:32:22    阅读次数:188
关于两种限流模式
流量预警和限流方案中,比较常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滑窗模式,通过统计一段时间内的访问次数来进行控制,访问次数达到的某个峰值时进行限流。第二种为并发用户数模式,通过控制最大并发用户数,来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下面来简单分析下两种的优缺点。 1、滑窗模式 模式分析: 在每次有访问进来时,我们判断前N个单位时间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25 00:23:47    阅读次数:244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 一、缓冲区溢出漏洞 往程序的缓冲区写超出其长度的内容,造成缓冲区的溢出,从而破坏程序的堆栈,造成程序崩溃或使程序转而执行其它指令。这一漏洞可以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改变程序的流控制,甚至执行代码的任意片段。 二、实验过程 1. 实验前的准备——安装32位操作环境 为了方便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14 20:40:45    阅读次数:198
20165315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20165315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一、实验简介 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试图向缓冲区写入超出预分配固定长度数据的情况。这一漏洞可以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改变程序的流控制,甚至执行代码的任意片段。这一漏洞的出现是由于数据缓冲器和返回地址的暂时关闭,溢出会引起返回地址被重写。 二、实验步骤 1、前期准备 实验楼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14 17:50:59    阅读次数:230
20165333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20165333 缓冲区溢出漏洞试验 一、实验简介 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试图向缓冲区写入超出预分配固定长度数据的情况。这一漏洞可以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改变程序的流控制,甚至执行代码的任意片段。这一漏洞的出现是由于数据缓冲器和返回地址的暂时关闭,溢出会引起返回地址被重写。 二、实验准备 本次实验为了方便观察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14 16:48:05    阅读次数:214
2018-2019-1 20165320 《信息安全系统设计基础》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一、缓冲区溢出简介: 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试图向缓冲区写入超出预分配固定长度数据的情况。这一漏洞可以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改变程序的流控制,甚至执行代码的任意片段。这一漏洞的出现是由于数据缓冲器和返回地址的暂时关闭,溢出会引起返回地址被重写。 二、实验具体步骤 1、准备工作 在实验楼64位的Linux环境下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14 16:45:11    阅读次数:205
20165302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20165302 缓冲区溢出漏洞实验 ===== 1.实验简介 缓冲区溢出是指程序试图向缓冲区写入超出预分配固定长度数据的情况。这一漏洞可以被恶意用户利用来改变程序的流控制,甚至执行代码的任意片段。这一漏洞的出现是由于数据缓冲器和返回地址的暂时关闭,溢出会引起返回地址被重写。 2.实验准备 实验楼提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14 14:14:04    阅读次数:169
osi七层模型及相关协议
1.模型物理层:将数据转换为可通过物理介质传送的电子信号相当于邮局中的搬运工人。经过媒体传送比特,提供了机械和电器的规约。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数据链路层:在此层将数据分帧,并处理流控制。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10-06 11:52:13    阅读次数:210
512条   上一页 1 ... 11 12 13 14 15 ... 52 下一页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