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二叉树相关的操作集中在一个实例里,有助于理解有关二叉树的相关操作:1、定义树的结构体:1 typedef struct TreeNode{2 int data;3 struct TreeNode *left;4 struct TreeNode *right; 5 }Tree...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02 23:24:27
阅读次数:
184
Given inorder and postorder traversal of a tree, construct the binary tree.
给定一个二叉树的后序和中序遍历,重建这棵二叉树。
此题和LeetCode105 根据前序和中序重建二叉树类似。
所谓后序遍历,即先访问根的左、右子树,然后再访问根节点。这样根节点在二叉树后序遍历的最后一个个元素。
所谓中序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1 22:48:13
阅读次数:
126
题目描述众所周知,遍历一棵二叉树就是按某条搜索路径巡访其中每个结点,使得每个结点均被访问一次,而且仅被访问一次。最常使用的有三种遍历的方式:1.前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先访问根结点,接着前序遍历左子树,最后再前序遍历右子树。2.中序遍历:若二叉树为空,则空操作;否则先中序遍历左子树,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31 23:12:12
阅读次数:
280
这是一道很直接的给出中序序列和任一其他序列生成二叉树的问题,本题给出的是后序遍历和中序遍历,利用后序遍历的“左右根”顺序我们知道,后序序列的最后一个元素一定是整棵树的根,从后向前,分别是右、左子树的根,因此通过后序序列可以找到一系列的根,他们的顺序是当前所在的根、右子树的根、左子树的根,每次在中序序列中定位出根的位置,根据中序序列“左根右”的顺序我们知道,根左边的一定是左子树,右边的一定是右子树,就这样递归解决子树问题即可,最后通过BFS来进行层序遍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30 14:58:22
阅读次数:
134
最近在复习数据结构,顺便看看大一的时候写的代码,看完之后比当初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
希望这些能提供给初学者一些参考。
在VC++6.0下可运行,当初还写了不少注释。
可以和 (编程训练)再回首,数据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后序遍历(递归) 对比着看
【问题描述】
根据顺序存储结构建立二叉树的二叉链表,并对二叉树进行先序、中序、后序遍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28 14:15:50
阅读次数:
157
利用一棵二叉树的中序遍历的结果数组和后续遍历的结果数组复原该树:采用分治策略,解析如下图:如图:中序遍历数组的division特征为左(0 --> x) 根(x + 1) 右(x + 2 --> length - 1) 后序遍历数组的division特征为左(0 --> x) 根(x + 1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27 11:46:53
阅读次数:
125
原文载自:http://www.cxyclub.cn/n/53175/摘要:1、效果图(思路:将数据库表按照一定的格式排序,然后序列化成json字符串,绑定到Ztree上并显示出来)zTreev3.5.16API文档:http://www.ztree.me/v3/api.php2、添加应用及显示的位...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5-26 22:51:55
阅读次数:
185
题目链接:
hihocoder1055
题解思路:
这道题要用到动态规划中的背包
可以把 涂漆节点的个数 理解为背包容量 ,则每个节点的重量为1
dp[a][b] 表示包含a(根节点)的共b个节点的最大权值
然后通过后序遍历从下往上先求得子节点的最大权值,依次向上背包
最后得到的dp[1][v]则为答案...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26 21:33:55
阅读次数:
473
二叉树的非递归遍历 二叉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据结构,很多其它数据结构都是基于二叉树的基础演变而来的。对于二叉树,有前序、中序以及后序三种遍历方法。因为树的定义本身就是递归定义,因此采用递归的方法去实现树的三种遍历不仅容易理解而且代码很简洁。而对于...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26 14:15:31
阅读次数:
191
package org.loda.graph;
import org.loda.util.In;
/**
*
* @ClassName: KosarajuSCC
* @Description: Kosaraju强连通算法
*
* 理解:原图g,逆后序order中如果a->b,那么反向图rg中如果也有a->b,表示这是...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5-25 01:03:13
阅读次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