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任何语言基础时,两个数值得交换是必须掌握的,下面简绍3中方式(c语言)方法一:利用数学的计算技巧 1 #include 2 int main() 3 { 4
5 int a =10, b = 20; 6 7 printf("交换前a=%d, b=%d\n",...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05 22:11:33
阅读次数:
518
//指针变量就是用来存储地址的,只能存储地址格式: int *p;
这个p为指针变量;指针变量占8个字节类型是用来说明这个指针指向的类型; 比如上边的int代表这个指针变量会指向int类型的存储空间;int *p =
&a;//这样一句可以写,此时的*只是一个标志,表示这个*只是表示p是个指针;*p...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05 22:10:02
阅读次数:
417
类图class diagram用来表述系统内部的静态结构。具体来说,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类图的设计,把代码分类构成系统内部的静态结构。
以前,程序员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分模块、定功能、定义变量,这些过程在面向对象的技术中也会得以体现。下面是一个表格用来区分一般面向过程的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
面向过程
面向对象
模块
类
功能
操作
变量
属...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5 21:28:42
阅读次数:
289
不知道今天做了些什么诡异的操作,刚才重启了Ubuntu之后,发现输入密码之后,闪了一下又回到了登陆界面,根本无法进入系统~心想完了,好不容易把Ubuntu弄得个人十分的满意,那不成要重新启动。不用不用,经过了1个小时的担惊受怕,问题终于解决,使得我能够现在在这里敲下这一篇博文!
网上说好像是说修改了什么系统变量,反正我不懂,百度了n就之后无解,换用谷歌,立马找到解决方案……
在登陆界面按下C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5 13:18:44
阅读次数:
266
1.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未定义的求值顺序问题呢?
有几条简单的规则:
1.确保一个表达式最多只修改一个对象:一个简单变量、一个数组或者一个指针指向的位置。
2.如果一个对象在一个表达式中出现一次以上而且在表达式中被修改,则要确保对该对象的所有读访问都被用于计算它的
最终值。这条规则允许表达式i=i+1,尽管i出现了两次而且被修改了,但对i的旧值读取是用于计算i的新值。
3.如果想破坏第一条规...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05 13:07:05
阅读次数:
314
前提条件:(1) zabbix服务器端已经成功安装并且运行。(2) zabbix客户端已经成功建立并且运行。1 下载并且安装msmtp软件Wget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msmtp/files/msmtp/1.4.32/msmtp-1.4.32.tar.bz2/download tar jxvf msmtp-1.4.32.tar.bz2cd msmtp-1...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5 12:52:39
阅读次数:
597
今天有朋友让我帮他写一个正则表达式,要求能验证一个数学公式格式是否正确。
数学公式中有括号,变量(未知数)和运算符,而且变量是重数据库中读取的,可以任意添加和删除。
这个用一个正则表达式实现是不可能的,所以我给他写了一个函数,如下:...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05-04 12:46:33
阅读次数:
1238
枚举类型
如果一个变量只有几种可能的取值,可以使用枚举类型来定义。枚举类型属于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所谓“枚举”是指将变量所有可能的取值一一列举出来,变量的取值只限于列举出来的常量。
1.枚举值在运行时是常量,可以作为case的条件等待。
2.枚举值可以指定对应的整数数据类型。
3.所有的枚举都隐式继承自System.Enum抽象类
4.枚举值赋值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4 12:39:42
阅读次数:
260
本题思路:
1 利用string保存数据,把string分成两半
2 由小到大排序
3 有小到大逐个比较,有一个不符合条件就可以结束循环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3 23:45:34
阅读次数:
349
在内的内部定义并使用,外部无法访问,以双下划线作为前作,定义后被python转为
_classname__变量名了
--------------------------------------------------------------------------------------
In [1]: class aa:
...: __x = 12 #私有变量_ _x...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5-03 17:37:55
阅读次数:
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