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机器操作系统环境如下:[mongodb@node1~]$cat/etc/issue
RedHatEnterpriseLinuxServerrelease6.6(Santiago)
Kernel\ronan\m
[mongodb@node1~]$uname-r
2.6.32-504.el6.x86_64
[mongodb@node1~]$uname-m
x86_64架构如下图:文字描述:1192.168.42.41、shard1:10001、shard2:1..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09-02 00:12:36
阅读次数:
470
线上的mongodb是复制集模式的。为了便于监控mongodb的慢查询等状态,在3台机器上都部署了packetbeat,通过抓取27017端口的流量发送到ES集群。但是第二天发现zabbix告警,显示某一台机器A(从节点)上的mongod进程宕了。日志显示是OOM导致的。再一想到,我们每天的mongodb的备份脚..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8-31 22:21:02
阅读次数:
206
amoeba实现mysql读写分离Amoeba其实是一个代理,接收所有请求,将其分类,根据我们写在xml文件里的规则,将其投放出去,比如读写分离,将所有的写操作投放给master,将所有的读操作投放给slave,最后再由他返回给用户.读写分离能有效利用mysql主从复制集群的资源,并且降低master的压力...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08-03 09:53:52
阅读次数:
182
起因 由于网站进一步开发运行的需求,要求主机7*24小时运行正常,同时要求能够防止数据库灾难。考虑到后期的开发程度和业务量,准备向高可用系统进行改变,同时通过负载均衡提高网络性能。于是第一步就考虑到了数据库的集群问题。 集群和数据库主从复制 集群 通过多个物理机服务器共同处理和完成同一个业务功能,能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07-18 13:23:07
阅读次数:
316
摘录地址:http://www.cnblogs.com/stacks/p/7171648.html 1、主从复制集群: 主服务器负责数据写入,从服务器负责读操作。 主服务器所有的操作都写入二进制日志,从服务器开启中继日志和两个线程: (1)sql_thread:负责从中继日志读取内容,然后repla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07-17 17:06:35
阅读次数:
191
MongoDB目前的高可用架构主要有主从、复制集、以及分片,单纯的主从技术几乎被淘汰,整个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复制集要比主从好,所以现在更多的会去使用复制集。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通过多实例的方法实现复制集。以及会解析搭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一、基础环境与..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07-09 22:08:25
阅读次数:
1270
******************** PY核心模块方法 ******************** os模块: os.remove() 删除文件 os.unlink() 删除文件 os.rename() 重命名文件 os.listdir() 列出指定目录下所有文件 os.chdir() 改变当前工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7-02 18:26:25
阅读次数:
256
此章节讲述主从架构 主从架构 -- 目前已经不建议使用,推荐使用复制集 主从配置可以在配置文件中配置 从节点可以在启动之后使用命令追加主节点,db.source.insert({"host":"IP+端口"}) 连接节点:mongo 127.0.0.1:29991,主节点允许读写 a、从节点可以连接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06-22 13:17:18
阅读次数:
220
一、读写分离的概念 读写分离,基本的原理是让主数据库处理事务性增、改、删操作(INSERT、UPDATE、DELETE),而从数据库处理SELECT查询操作。数据库复制被用来把事务性操作导致的变更同步到集群中的从数据库。 读写分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高并发场景下的请求分流,避免对数据库的访问过于集中,导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06-11 12:54:08
阅读次数:
295
集群的作用: 集群的方式有二种: 第二种的好处是:master宕机以后可以直接切换到slave1 主从通信的过程 先通过dump导出大块的rdb 然后把aof缓冲过来,然后通过replicationfeedslave保持联系 redis集群的配置 第一步: 复制二份redis启动配置文件(方便开启三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6-02 18:24:40
阅读次数: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