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包 多个命令的结果 粘到一起了 因为recv(1024)1024限制了导致的结果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方不知道消息之间的界限,不知道一次性提取多少字节的数据所造成的。 参考:http://www.cnblogs.com/linhaifeng/articles/6129246.html粘包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01 23:27:22
阅读次数:
217
udp协议是不存在粘包现象的,因为它文件的传输方式就是面向包的 tcp协议是有可能出现粘包现象的,它存在粘包的情况有两种: a.连续发送小包,如果出现网络延迟现象的话,两次发送的消息会一次性被接收 b.如果一次性发送的 ,文件过大,一般来说文件一次性传输大小为1500左右,我们定义接收的大小为102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27 19:35:55
阅读次数:
216
一、subprocess 注:如果是Windows,那么res.stdout.read()读出的是GBK编码的信息,在接收端需要用GBK解码且只能从管道里读一次结果,PIPE称为管道。 二、粘包现象 1. TCP会粘包,UDP永远不会粘包 发送端可以是一K一K地发送数据,而接收端的应用程序可以两K两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26 00:14:21
阅读次数:
198
套接字的类型 基于文件类型的套接字家族: AF_UNIX 基于文件的套接字调用的就是底层的文件系统来取数据,两个套接字进程运行在同一机器,可以通过访问同一个文件系统间接完成通信 基于网络类型的套接字家族; AF_INET TCP socket 通信 服务端配置 客户端配置 使用TCP连接的时候,如果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25 13:24:35
阅读次数:
232
一、缓冲区 每个 socket 被创建后,都会分配两个缓冲区,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write()/send() 并不立即向网络中传输数据,而是先将数据写入缓冲区中,再由TCP协议将数据从缓冲区发送到目标机器。一旦将数据写入到缓冲区,函数就可以成功返回,不管它们有没有到达目标机器,也不管它们何时被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24 14:45:27
阅读次数:
198
粘包现象两种 登陆 一.连续的小包,会被优化机制给合并,代码如下 服务端: 客户端: 解决方案 服务端代码如下 客户端代码如下 二.服务端一次性无法完全就收完客户端发送的数据,第二再次接收的时候,会接收到第一次遗留的内容 服务端 客户端 运行代码试试 三,针对数据量大的粘包现象解决方案 服务端代码如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1-23 20:51:06
阅读次数:
178
恢复内容开始 socket粘包:两个包连在一起了 解决办法,在两个包之间的信息接收一个返回信息 import socket import os # import time server = socket.socket() server.bind(('localhost',6969)) server.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18 19:26:18
阅读次数:
131
产生粘包: 1.发送端需要等缓冲区满才发送出去,造成粘包(发送数据时间间隔很短,数据了很小,会合到一起,产生粘包) 2.接收方不及时接收缓冲区的包,造成多个包接收(客户端发送了一段数据,服务端只收了一小部分, 服务端下次再收的时候还是从缓冲区拿上次遗留的数据,产生粘包) 所谓粘包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接收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1-17 10:59:06
阅读次数:
164
网络编程 TCP和UDP 粘包问题 并发编程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史 进程.线程 GIL 同步.异步.协程 I/O模型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1-16 17:43:02
阅读次数:
171
python基础之网络编程(下篇) socket编程 中篇对socket的搭建服务端与客户端的连接进行了代码实现化,以及socket内置方法的认识及运用。 粘包现象的出现 在中篇中,对于tcp和udp制作了一个远程执行命令的程序(1:执行错误命令 2:执行ls 3:执行ifconfig) 在tcp下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1-16 13:21:03
阅读次数: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