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报文格式 接下来我们看看HTTP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浏览器端(客户端)向WEB服务器端访问页面的过程和HTTP协议报文的格式。 基于HTTP协议的客户机访问包括4个过程,分别是建立TCP套接字连接、发送HTTP请求报文、接收HT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6-14 10:02:32
阅读次数:
316
一.HTTP协议 1.超文本传输协议 2.支持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 3.内容 1-请求协议 1>请求报文格式 1>-请求行:请求方式 请求资源名 协议版本号; 2>-请求消息头 3>-请求体 2>请求方式 1>-POST:请求内容在请求体里,以键=值的形式,键值对之间用&间隔;长度不受限制,保密性高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6-12 23:15:12
阅读次数:
190
一.HTTP协议 1.超文本传输协议 2.支持客户端/服务器端模式 3.内容 1-请求协议 1>请求报文格式 1>-请求行:请求方式 请求资源名 协议版本号; 2>-请求消息头 3>-请求体 2>请求方式 1>-POST:请求内容在请求体里,以键=值的形式,键值对之间用&间隔;长度不受限制,保密性高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6-12 23:07:24
阅读次数:
221
TCP/IP协议: TCP/IP协议三次握手与四次握手流程解析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 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6-05-19 13:17:05
阅读次数:
241
HTTP(HyperText Transport Protocol,超文本传送协议)
HTTP请求报文
http请求数据包的格式:头部(request line + header)+ 数据(data)
头部和数据包体通过一个 空行 来隔开,头部的格式主要包括 请求行+请求头部 。如下图
HTTP请求头
请求行
请求行由请求 方法字段 、 URL字段 和 HTTP协议版本 字段3个字段组成,它们用空格分隔如:
GET /index.html HTTP/1.1。
HTTP协议的请求方法有GET...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5-06 13:12:08
阅读次数:
343
因为需要做一个SOAP的接口对接,对方环境没有弄好不能抓包,也只会调用不懂格式构成,我们只想做个轻量级的接口,不需要支持SOAP的具体格式,只需要针对接口指定的具体参数名,解析字符串就可以了。所以需要通过抓包确定一下soap的报文格式,方便做字符串解析和报文拼装。因此..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2 21:06:52
阅读次数:
355
1多选 下面关于Tomcat的说法正确的有: 1多选 下面关于Tomcat的说法正确的有: 下面关于Tomcat的说法正确的有: 下面关于Tomcat的说法正确的有: A.Tomcat会监听端口,获取用户的请求 B.Tomcat会完成用户的http请求的http报文格式的解析 C.Tomcat是一个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13 18:53:56
阅读次数:
146
MPLS,LDPMPLS: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转发原理:◎MPLS标签报文格式-在2层报头和3层报头之间插入MPLS报头,可以插入多个MPLS头部-这种标签模式也被称为帧模式二层报头MPLS报头1MPLS报头2MPLS报头3IP报头数据最靠近2层的为顶部最靠近3层的为底部转发过程用顶部标签转发通过MPLS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3-23 06:45:20
阅读次数:
227
一个完整的HTTP事务流图: HTTP报文格式: 起始行:在请求报文中用来说明要做些什么,在响应报文中说明出现了什么情况 首部:起始行后面有0个或多个首部字段。每个首部字段都包含一个名字和一个值,为了便于解析,两者之间用:(冒号)来分隔。首部以一个空行结束。 请求报文的首部用来说明客户端接受从服务端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3-01 12:36:13
阅读次数:
214
转载自:http://www.2cto.com/net/201310/251896.html 一、TCP报文格式 TCP/IP协议的详细信息参看《TCP/IP协议详解》三卷本。下面是TCP报文格式图:图1 TCP报文格式 上图中有几个字段需要重点介绍下: (1)序号:Seq序号,占32位,用来标识从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2-28 19:49:35
阅读次数: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