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内容
引入代码生成工具结语
引入
我们花了大量的篇幅介绍了相关NHibernate的知识,一直都是带着大家手动编写代码,首先创建数据库架构,然后编写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最后编写数据操作方法,测试方法。这是典型的数据库驱动开发(DbDD,Database-Driven Developent)技术,但是自己不是这样做的,我先编写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然后偷偷的使用SchemaExp...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8-15 07:56:29
阅读次数:
133
本节内容
引入SchemaExport工具SchemaUpdate工具实例分析结语
引入
我其实都是一直先编写持久化类和映射文件,然后使用SchemaExport工具生成数据库架构。这样的方式就是领域驱动设计/开发(DDD,Domain Driven Design/Development)。我的理解是系统的设计应该基于对象模型,主要考虑对象的设计和逻辑上,然后按照对象模型建立数据...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8-15 07:56:05
阅读次数:
141
先说一段废话吧,本打算每天把所学的知识总结为博客的,但是昨天为什么没有写呢?没有学习吗?No,那是为什么?贪玩,对,这位同学说对了,老实说昨天感觉身体不怎么舒服,大家都知道,这其实就是为自己懒找借口,好吧,废话先唠到这儿,下面进入正题。先说说概念吧在持久化类中,有时会使用到值类型的对象属性,所谓值类...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8-08 13:18:55
阅读次数:
158
Hibernate 多对多关系的处理,是把两个po类(持久化类)分别建表,这两个是要自己写po类和对应的映射文件,两个表的关系另外再建一张表,这个关系表不需要有对应的类,只需在映射文件写必要的标签即可
以TEAM和EMP为例,步骤:
(1)写两个PO类,及对应的映射文件,记得在Hibernate的配置文件加入这两个配置文件
(2)选择两个po类中的一个,做修改,下面是Team和Team的配置...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7-31 01:23:06
阅读次数:
160
潜龙写 xml代码:一般不去配置,采用默认即可。default-cascade="none":默认的级联风格,表与表联动。default-lazy="true":默认延迟加载-->:使用class元素定义一个持久化类。name="cn.javass.user.vo.UserModel":持久化类的j...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26 18:52:29
阅读次数:
185
Hibernate充当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中间件,实现二者之间的交互操作,他对JDBC进行了封装,以完全面向对象的方式来操作数据。适用于有多个数据源的情况下,不必去考虑不同数据源的操作差异。 Hibernate将类型对象与数据库表建立映射关系,把类的属性映射称为数据库表的字段,Hiberna...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7-17 15:37:09
阅读次数:
126
Hibernate学习框架:
1、基本部分
crud的操作
主键的生成机制
类型
持久化类
映射文件 *.hbm.xml
配置文件 hibernate.cfg.xml
2、关系部分
一对多的单项
一对多的双向
多对多的双向
一对一
在many-to-one加...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7-16 20:02:00
阅读次数:
179
1、对持久化对象的要求 1)提供一个无参构造器 2)提供一个标识属性,如id,通常映射为数据库表的主键字段。 3)为持久化类的字段提供get、set方法。 注:但不一定所有字段都这么做,对于不提供get、set方法的字段,在映射文件(*.hbm.xml)中要进行处理。 例如某个属性...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7-16 19:20:31
阅读次数:
137
ORM原理ORM(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是对象到关系的映射,它的作用是在关系数据库和对象之间做一个自动映射,将数据库中的数据表映射成对象(持久化类),对关系型数据库以对象的形式进行操作。Hibernate中有3个重要的类:配置类(Configuration),会话工厂类...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7-14 13:01:24
阅读次数:
145
{"当 IDENTITY_INSERT 设置为 OFF 时,不能向表 'OrderList' 中的标识列插入显式值"}对于这个异常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处理:A:数据库执行语句B:直接修改NHibernate中持久化类映射配置文件id节点A数据库执行语句:问题描述:当在数据库表主键设计为 (Orderid...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7-03 13:44:05
阅读次数: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