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过程的思想就是只有动词,面向对象的思想就是名词+动词冰箱.打开冰箱.存储冰箱.关闭//名词提炼法//面向对象的三个特征:封装,继承,多态(*)类和对象的关系类:对事物的描述(属性,行为)(成员变量,成员方法)对象:事物实体(值,具体做法)/*(*)(*)Java中没有string关键字,而S...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09 14:53:13
阅读次数:
226
1.一般的开发里面,都是基于开源的框架,但是如果不对框架进行二次封装,这样的产品之后的维护将会很麻烦,所以最好进行封装,不用原始的开发接口2.实现一些产品专有的工具栏,实现快捷开发3.一些复杂的产品功能,多数框架并未实现,所以我们必须通过封装实现一些特色的功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13:00:33
阅读次数:
186
为了能让代码能够更多的复用,故使用组合控件。下面是我正在写的项目中用到的方法。1、先写要组合的一些需要的控件,将其封装到一个布局xml布局文件中。 2、自定义Java类package com.frank.mobilesafe.ui;import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10-09 12:51:33
阅读次数:
263
对象是属性的无序集合,每个属性存放一个原始值、对象或函数,严格来说这意味着对象是无特定顺序的值的数组类:可以看做是对象的配方程序使用类创建对象时,生成的对象叫做类的实例。一种面向对象语言需要向开发者提供四种基本能力1)封装-把相关的信息(无论数据或方法)存储..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4-10-09 02:57:58
阅读次数:
274
打算记录一下基于FFmpeg的封装格式处理方面的例子。包括了视音频分离,复用,封装格式转换。这是第3篇。本文记录一个基于FFmpeg的视音频复用器(Simplest FFmpeg muxer)。视音频复用器(Muxer)即是将视频压缩数据(例如H.264)和音频压缩数据(例如AAC)合并到一个封装格式数据(例如MKV)中去。如图所示。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涉及到编码和解码。 本文记录的程序将一个H.26...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2:52:08
阅读次数:
325
问题:
如果不使用公司封装的fusioncharts,使用自定义的,建议不要使用如下方法
使用$(document).ready( 页面加载完之后再加载,会导致多次点击带有fusioncharts的页面后,fusioncharts不显示,如果加一个alert(“a”)就可以显示。
解决方法:...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2:29:58
阅读次数:
251
我们经常会在C程序中调用malloc()函数动态分配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并使用它们。那么,这些用户空间发生的事会引发内核空间什么样的反应呢?
malloc()是一个API,这个函数在库中封装了系统调用brk。因此如果调用malloc,那么首先会引发brk系统调用执行的过程。brk()在内核中对应的系统调用服务例程为SYSCALL_DEFINE1(brk, unsigned long, brk),参数brk用来指定heap段新的结束地址,也就是重新指定mm_struct结构中的brk字段。
br...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2:09:57
阅读次数:
279
IplImage是openCV库中很重要的一个结构体,库中的图像都是保存为这个结构体后再进行操作的,具体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_IplImage
{
int nSize; /* IplImage大小 */
int ID; /* 版本 (=0)*/
int nChannels;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1:57:37
阅读次数:
201
最简单的智能指针就是将指针封装在类里,同时将该类的复制与赋值禁用,也就是使该类失去值语义。实现代码如下: 1 #ifndef SMART_PTR_H 2 #define SMART_PTR_H 3 #include 4 5 6 template 7 class SmartPtr 8 { 9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10-09 01:07:37
阅读次数:
327
面向对象语言中,通常把属性设置为私有,然后添加getter和setter方法来访问。有人说,这本质上和设置属性为公有没有区别,干脆把属性public算了。也有人反驳,这样做破坏了封装。但是,破坏了封装有何坏处?今天在读一篇斯坦福大学C++课程讲义时,看到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说法:类牵涉到2个角色:实现者...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10-09 00:54:07
阅读次数:
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