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符串分割实例---------------------NSString * ptr = @"I am a man";//将字符串整体作为分割条件 返回值为NSArray不可变数组NSArray * array = [ptr componentsSepara...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5-08-09 22:16:18
阅读次数:
128
一、Foundation框架中一些常用的类字符串型:NSString:不可变字符串NSMutableString:可变字符串集合型:1)NSArray:OC不可变数组NSMutableArray:可变数组2)NSSet:NSMutableSet:3)NSDictioraryNSMutableDict...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09 20:37:31
阅读次数:
98
一、NSArray和NSMutableArray(一)NSArray不可变数组(1)NSArray的基本介绍NSArray是OC中使用的数组,是面向对象的,以面向对象的形式操纵对象,是不可变数组。C语言数组有一个缺点即数组中只能存放同种数据类型的元素。OC数组只能存放OC对象,不能存放非OC对象,如...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09 20:17:20
阅读次数:
111
源代码文件第一行添加:#coding:utf-8,这样就可以避免了 或者:#-*- coding: UTF-8 -*- dict:实际就是哈希表,其键只能是不可变类型,如string,bool,int,float。 常用操作:增加,删除,修改,遍历,获取所有键,获取所有值。 #-*- coding:...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07 14:38:15
阅读次数:
117
Java中的字符串常量Java中的字符串是不可改变的,当然,它与字符串常量,比如:public static final String a="123";是不同的,此处指的是a只能指向字符串123,而我们今天指的不可改变指的是字符串在内存中不可变,现在我们看一个例子:package com.test;/**
* Created by siege on 2015-08-02.
*/
public c...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06 22:22:47
阅读次数:
178
String 字符串常量StringBuffer 字符串变量(线程安全)StringBuilder 字符串变量(非线程安全) 简要的说, String 类型和 StringBuffer 类型的主要性能区别其实在于 String 是不可变的对象, 因此在每次对 String 类型进行改变的时候其实都等...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06 16:26:01
阅读次数:
91
Python的内部容器,大概分为:tuple,set,list,dict,就排序来说,对列表和字典的排序需求较多,tuple主要作为不可变容器,set用来去重复,下面把list和dict常见排序方法总结一下:
一、列表
1、 list排序很简单,主要看list的元素组成,如果元素是由单值组成,比如下面的方法:
>>> a = [1,2,5,3,4]
>>> 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06 13:18:14
阅读次数:
130
Java中的字符串处理主要有下面三个类来处理的: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一、String 1、String简介 初始化: 一般由String声明的字符串,长度是不可变的,这也是它与StringBuffer和StringBuilder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8-04 19:32:05
阅读次数:
251
immutable简介 不可变对象永远不会发生改变,其字段的值只在构造函数运行时设置一次,其后就不会再改变。例如JDK中常见的两种基本数据类型String和Integer,它们都是不可变对象。为了理解immutable与mutable的区别...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04 17:26:02
阅读次数:
126
字符串基本操作1. String及其常见API1.1. String是不可变对象由于字符串在实际开发中被广泛使用,那么在频繁使用某个字符串时,会出现频繁创建一个字符串对象的现象,java为此对字符串的使用采用了一个优化措施,使得Stirng对象为不可变对象,一旦在内存中创建,内容不能发生变化,若要对字符串内容改变,那么就会创建新对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最大程度的重用相同内容的字符串以减小系统资源的开...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8-04 13:36:48
阅读次数: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