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A 在A表中id列为主键id name1 today2 xiaoxiao3
daweitable B fid列为外键,引用A表中的id列id fid address1 1 aaa2 2
bbb如果我在B表中删除一个记录,此时在A表中删除记录时,A表会被锁上。如果我在B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3 15:26:31
阅读次数:
235
貌似很有用,但没有真正用过:SQL的主键和外键的作用:外键取值规则:空值或参照的主键值。(1)插入非空值时,如果主键表中没有这个值,则不能插入。(2)更新时,不能改为主键表中没有的值。(3)删除主键表记录时,你可以在建外键时选定外键记录一起级联删除还是拒绝删除。(4)更新主键记录时,同样有级联更新和...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6-03 12:11:56
阅读次数:
341
有一个用户表users,其字段:userId,userName,....。userId为该表的主键。有另一个表d表,其字段:Id,userId,commentId,AdminId,......。Id为该表的主键,userId,commentId,AdminId为users表的外键。问:如何通过sql...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6-02 02:10:32
阅读次数:
392
域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
双向 n-n 关联需要两端都使用集合属性双向n-n关联必须使用连接表集合属性应增加 key 子元素用以映射外键列, 集合元素里还应增加many-to-many子元素关联实体类在双向 n-n 关联的两边都需指定连接表的表名及外键列的列名. 两个集合元素 set 的
table 元素的值必须指定,而且必须相同。set元素的两个子元素:key 和 many-to-...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6-01 18:22:52
阅读次数:
516
域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
n-n 的关联必须使用连接表与 1-n 映射类似,必须为 set 集合元素添加 key 子元素,指定 CATEGORIES_ITEMS 表中参照 CATEGORIES 表的外键为 CATEGORIY_ID. 与 1-n 关联映射不同的是,建立 n-n 关联时, 集合中的元素使用 many-to-many. many-to-many 子元素的 class 属性指...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6-01 18:20:52
阅读次数:
560
域模型
关系数据模型:
按照外键映射:
按照主键映射:
基于外键映射的 1-1
对于基于外键的1-1关联,其外键可以存放在任意一边,在需要存放外键一端,增加many-to-one元素。为many-to-one元素增加unique=“true” 属性来表示为1-1关联
另一端需要使用one-to-one元素,该元素使用...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6-01 16:20:13
阅读次数:
508
数据库创建、使用、删除表的创建、修改(添加字段,删除字段,修改字段属性)、删除约束的创建、修改、删除,主要包括:非空约束、主键、外键约束、默认值约束、唯一性约束、检验约束索引的创建删除视图的创建、删除记录的新增、更新、删除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5-31 20:23:23
阅读次数:
333
关联映射:一对一一对一关系就如球队与球队所在地址之间的关系,一支球队仅有一个地址,而一个地址区也仅有一支球队。数据表间一对一关系的表现有两种,一种是外键关联,一种是主键关联。图示如下:一对一外键关联:一对一主键关联:要求两个表的主键必须完全一致,通过两个表的主键建立关联关系出自:http://hi....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5-29 11:51:23
阅读次数:
586
hibernate中关系的映射有多种,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其中还分单向和双向,其实简单来讲,如果你想获得另一个对象的引用,你就可以在类中定义一个该对象或该对象的集合。至于表中的关系就是在多方存你的外键而已,如果是多对多,则建立一个中间表,用来存两个关联对象的外键。一对多&多对一双向双向关...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5-26 00:57:44
阅读次数:
324
单向关联的一对多映射,在一的一端维护双向的关系这种做法虽然能实现但是存在很多缺陷,首先生成很多多余的SQL语句,因为多的一端不维护关系,只有一的一端维护,在进行操作时一的一端会发出多余的update语句;其次,因为多的一端不知道一的一端存在,所以在保存多的一端时如果外键为null值,并且在设计数据库时关系字段设为非空,则将无法保存数据。因为单向关联一对多存在很多缺点那就没有其它的办法了吗,可以采用双向关联来优化...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5-25 21:35:13
阅读次数:
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