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python删除文件的时候,一直报这个错误,查了 error5的错误是 拒绝访问在用python删除文件的时候,一直报这个错误,查了 error5的错误是 拒绝访问。那么是删除权限不够?用管理员,一样的错误。后来才发现原来文件是只读属性。所以导致无法操作。去掉只读属性就好。import osim...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09 16:24:22
阅读次数:
192
文件与目录的操作:-文件读写:python进行文件读写的函数是open或filefile_handler=open(filename,mode)mode,模式说明r只读r+读写w写入,先删除原文件,在重新写入,如果文件没有则创建w+读写,先删除原文件,在重新写入,如果文件没有则创建(可以写入输出)读范例:>>&..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09 14:04:18
阅读次数:
227
本节条款的题目:请使用trait classes来表示类型信息本节条款主要讲述的技术是如何在编译期间实现对迭代器类型的判断,根据判断的类型进行最优处理。
我们先来看一下迭代器的种类:
1.input_iterator:只读,只能逐个前移
2.output_iterator:只写,只能逐个前移
3.forward_iterator:可读可写,只能逐个前移
4.bidirectional_it...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09 11:52:17
阅读次数:
123
顾名思义,只读就是让不可编辑的名词,在编辑的过程中,往往有许多信息是不想让用户更改的,下面列出几种方法并把他们的优缺点说出来。第一种方法:readonly<inputtype="text"value="男"readonly>或<inputtype="text"value="男"readonly="true">这个方法只读功能是..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6-08 19:49:46
阅读次数:
132
学习docker前,理解以下几个概念有助于更好的使用docker。镜像,容器,仓库。镜像,就是一个操作系统环境,里面只有你需要的几个应用程序,如apache,mysql,php之类,只读模板。容器,从镜像创建的运行实例。可视为一个简易环境中和其中运行的应用。仓库,存放镜像的地方。学过gi..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8 19:49:28
阅读次数:
223
--先创建测试库test_tmp --根据现有的表创建两张表 SELECTTOP100*INTOtest_tab1FROMmistest_09428.dbo.squarer; SELECTTOP100*INTOtest_tab2FROMmistest_09428.dbo.squarer; --创建角...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6-07 23:00:24
阅读次数:
237
访问远程文件如果需要访问远程文件,必须在PHP的配置文件中激活“allow_url_fopen”选项,才能使用fopen( )函数打开运程文件。而且还要确定其他服务器中的文件是否访问权限,如果使用PHP协议对远程文件进行链接,只能以“只读”模式打开。如果需要访问的远程FTP服务器中,对所提供的用...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6-07 18:49:39
阅读次数:
137
程序和内存的概念
程序是指在硬盘上的可执行文件。当程序被运行时,需要将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内存,在内存中的可执行文件形成进程,一个进程(文件)可以同时存在多个进程(内存)。
内存区域的划分
运行程序的时候,需要将可执行文件加载到内存中,形成进程。每个进程占据了一块独立的内存区域,这块内存区域又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从低地址到高地址依次为:代码区、只读常量区、全局区/数据区、BSS段...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5-06-05 10:19:27
阅读次数:
136
文件或目录的访问权限分为只读,只写和可执行三种。以文件为例,只读权限表示只允许读其内容,而禁止对其做任何的更改操作。可执行权限表示允许将该文件作为一个程序执行。文件被创建时,文件所有者自动拥有对该文件的读、写和可执行权限,以便于对文件的阅读和修改。用户也可..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5-06-05 01:02:08
阅读次数:
661
1.内存管理
1.1 进程中的内存区域划分
代码区 只读常理区 全局区 BSS 堆 栈
1.2 字符串存储形式之间的比较
字符指针,字符数组,字符动态内存
1.3 虚拟内存管理技术
Unix/Linux系统总的内存都是采用虚拟内存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即:每个进程都有0~4G的内存地址
(虚拟的并不是真实存在的),由操作系统负责把内存...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5 00:45:51
阅读次数: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