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排序:通过依次交换逆序的元素使其有序化的过程。
介绍两种交换排序: 冒泡排序,快速排序
冒泡法: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元素,如果逆序则交换,第一趟比较结束后,序列中最大的元素将移动到序列末尾,即第n个位置,第二趟将次大元素移动到n-1位置…… 多趟比较后,会形成有序序列,排序方法类似气泡慢慢向上浮动,因此成为冒泡法。
快速排序: 对冒泡的改进...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17 11:35:37
阅读次数:
156
分而治之实验目的:理解分治法的算法思想,阅读实现书上已有的部分程序代码并完好程序,加深对分治法的算法原理及实现过程的理解。实验内容:用分治法实现一组无序序列的两路合并排序和高速排序。要求清楚合并排序及高速排序的基本原理,编程实现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将输入的一组无序序列排序为有序序列后输出。代码:#inc...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11 10:43:27
阅读次数:
127
希尔排序又叫分组插入排序、缩小增量排序。
它通过比较相距一定间隔的元素来工作;各趟比较所用的距离随着算法的进行而减小,直到只比较相邻元素的最后一趟比较为止。
简单的说就是先将整个序列分割成若干子序列(由相隔某个增量的元素组成),分别进行插入排序。然后依次缩减增量再进行排序,待整个序列中元素基本有序时,再对全体元素就行一次插入排序(因为此时整个序列已经基本有序了,用插入排序效率比较高,子序列排序...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08 23:22:21
阅读次数:
161
聚集索引的叶子页存储的就是表的数据。因此,表行物理上按照聚集索引列排序,因为表数据只能有一种物理顺序,所以一个表只能有一个聚集索引。 当我们创建主键约束时,如果不存在聚集索引并且该索引没有被明确指定为非聚集索引,SQL Server会自动将其创建为唯一的聚集索引,这并不是说主键列就一定是聚集索引,....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5-31 12:10:40
阅读次数:
167
DataTables(http://www.datatables.net/)应该是我到目前为止见过的,功能最强大的表格解决方案(当然,不计算其它整套框架中的table控件在内)。先把它主页上写的特性翻译罗列如下:可变长度分页;动态过滤;多列排序,带数据类型检测功能;列宽度的智能处理;从多种数据源获取...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5-29 11:18:03
阅读次数:
126
主键:1)任意两行都不具有相同的主键值:2)每个行都必须具有一个或多个主键值(主键列不允许NULL值)3)主键列中的值不允许修改或更新;4)主键值不能重用(如果某行从表中删除,它的主键不能赋给以后的新行)在指定一条ORDER BY 子句里,应保证它是SELECT语句中最后一条子句。按多个列排序:SE...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5-05-28 00:40:06
阅读次数:
273
昨天说了快速排序,今天来讲一讲归并排序:什么是归并?归并: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序表组合成一个新有序表。归并操作的步骤:
申请空间,使其大小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之和,该空间用来存放合并后的序列
设定两个指针,最初位置分别为两个已经排序序列的起始位置
比较两个指针所指向的元素,选择相对小的元素放入到合并空间,并移动指针到下一位置
重复步骤3直到某一指针超出序列尾
将另一序列剩下的所有元素直接复制到合并序列...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5-26 16:16:06
阅读次数:
165
前言Reading makes 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Francis Bacon优秀的程序员应该具备两方面能力: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掌握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例如链表,栈,堆,队列,排序和散列);理解...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24 00:06:26
阅读次数:
134
根据提示判断为端口被占用;处理方法:右击左下角windows图标,选择运行,调了同cmd;依次排除80及443端口占用情况:netstat -ano|findstr "80"netstat -ano|findstr "443"然后右击任务栏调出任务管理器,选择详细信息,点击PID一列排序,确定占用端...
DataTables(http://www.datatables.net/)是我目前项目用到的正在研究学习的技术,主要功能是给表格提供解决方案。初学者,会随着学习深入持续更新。Jquery DataTables的特性:可变长度分页;动态过滤;多列排序,带数据类型检测功能;列宽度的智能处理;从多种数据...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5-22 18:39:38
阅读次数: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