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4月17日14:04:56
* 目的:用链式存储来实现队列
* 这里我最开始想使用单链表来实现
* 大家来想一下啊,其实单链表实现不是特别好
* 因为虽然出队列的时间复杂度就是O(1),但是
* 入队列的时间复杂度却是O(n),因为每次都是从末尾进行插入
* 从末尾插入你首先就要找到当前指向尾指针的结点,由于链表是单向的
* 所以必须从front开始进行遍历才能...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7 18:18:01
阅读次数:
330
#include
#include
typedef int Elem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ElemType data;
struct Node *next;
}LNode,*LinkList;
void InitList(LinkList &l);
void Create_head(LinkList &l);
void Create_rear(Lin...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12 14:48:41
阅读次数:
168
双端队列是一种插入和删除可以既可以在表头也可以表尾进行的一种数据结构,四种基本操作分别为:
push:在表头插入
pop:在表头删除
insert:在表尾插入
eject:在表尾删除
每一种操作的复杂度都为O(1)。通过组合不同插入和删除,双端队列可以作为栈使用,也可以作为队列使用:#include "stdafx.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05 10:36:04
阅读次数:
201
#include#includeint total;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 next;}Node;void CreateNode(Node *&L,int a[],int n)//尾插法建立单链表{ int i; Node *p,*r...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04 21:14:32
阅读次数:
262
使用vimtutor命令学习vim工具1、k上j下h左l右;2、i光标前插入,a光标后插入;3、I将光标移动行首插入,A将光标移动到行尾插入,e将光标以每个单词进行跳跃;4、d$删除光标到行尾;5、数字0可以将光标回到行首,$将光标移动到行尾;6、dd命令删除整行,2dd删除两行7、u撤消单个,..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5-03-30 19:03:45
阅读次数:
182
突然想到了这个算法,记得以前看过,但是没写,怕自己会写不出这个算法,于是就把它用JAVA写出来,呵呵。思想:先依次比较两个数组,按照小的就传入新的数组。当这次比较完之后可能有一个数组的长度很长,留下一些数组,然后在新数组的末尾插入即可。代码:Code highlighting produced by...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17 19:29:43
阅读次数:
156
选择类
Ctrl+D 选中光标所占的文本,继续操作则会选中下一个相同的文本。
Alt+F3 选中文本按下快捷键,即可一次性选择全部的相同文本进行同时编辑。举个栗子:快速选中并更改所有相同的变量名、函数名等。
Ctrl+L 选中整行,继续操作则继续选择下一行,效果和 Shift+↓ 效果一样。
Ctrl+Shift+L 先选中多行,再按下快捷键,会在每行行尾插入光标,即可同时...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15 11:01:20
阅读次数:
130
人类和计算机交流的一种方式。C语言适合做Linux嵌入式。小工具。MAC电脑是Unix内核。二、Linux基本操作#vi a.c新建文件#rm a.c删除文件i 当前光标前面插入a当前光标后面插入shift+a 行尾插入shift+i 行首插入o下一行插入shift+o上一行插入dd 删除光标所在行...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10 00:01:09
阅读次数:
416
头插法:linklist *CreateList_Front() { linklist *head, *p; char ch; head = NULL; printf("依次输入字符数据(‘#’表示输入结束):\n"); ch = getch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7 22:39:06
阅读次数:
1686
循环队列的基本结构如下:
front 属性 表示 队头,rear 属性表示 队尾。
在队空时 :q.rear 和 q.front 都为0 ,其余时刻q.rear 指向 队尾的后继节点,q.front指向 队头.
当在队尾插入元素时,q.rear + 1 ,在删除 队头元素时 ,q.front + 1,这样的操作 会造成 “假溢出”问题。
图(d) 就是一种 假溢出 问题,q.re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06 16:03:43
阅读次数: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