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程序员朋友们问过两次的问题 就会收录在此FAQ中 1.C#Light对比LUA有什么好处 C#Light是静态类型脚本语言,语法同C#,Lua是动态类型脚本语言,这两种都有人喜欢。 我更喜欢静态类型,于是有了C#Light 2.C#Light性能怎么样 C#Light和Unilua 和ulu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12 12:37:44
阅读次数:
172
模拟泛型Java的泛型系统不能够和它的动态反射API很好的工作.对于jMock,这意味着当你模拟泛型时编译器会警告你可能静态类型错误.警告是不正确的.避免它们最好的方法是在模拟对象声明的变量上使用一个注释抑制警告.例如,下列泛型接口:public interface Juicer { Liqu...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04 20:49:27
阅读次数:
230
C# 4.0的主题就是动态编程(Dynamic Programming)。虽然C#仍然是一种静态语言,但是对象的意义开始变得越来越“动态”。它们的结构和行为无法通过静态类型来捕获,或者至少编译器在编译程序时无法得知对象的结构和行为。C#引入了一种新的静态类型”dynamic”,当你拥有了一个dyn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8-02 23:21:44
阅读次数:
296
1 动态语言和静态语言 通常我们所说的动态语言、静态语言是指动态类型语言和静态类型语言。 1 动态类型语言:动态类型语言是指在运行期间才去做数据类型检查的语言,也就是说,在用动态类型的语言编程时,永远也不用给任何变量指定数据类型,该语言会在你第一次赋值给变量时,在内部将数据类型记录下来。Pytho....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7 21:29:50
阅读次数:
196
因为又一次定义继承而来的non-virtual函数是不对的(见上一个条款),所以这个条款就将问题局限于:绝不又一次定义继承一个带有缺省參数值的virtual函数。(一)virtual函数是动态绑定的,而缺省參数却是静态绑定。对象的所谓静态类型,是它在程序中被声明时所採用的类型。你可能会在“调用一个定...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21 14:24:06
阅读次数:
218
我们首先对下面三个常见的术语进行区分:
①对函数f()进行重载(overload)是表示,在相同的作用域中定义另一个相同的名字(f)的函数,并且这个函数与f()有着不同的参数个数和参数类型。当程序调用函数f()时,编译器将会根据实际提供的参数来选择最匹配的函数。
②对虚函数f()进行覆盖(override)是表示,在派生类中定义一个相同的名字(f)的函数,并且这个函数的参数个数和参数类型与f(...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7-21 11:26:05
阅读次数:
166
当存在继承关系时,派生类的作用域嵌套在其基类的作用域之内。一个对象、引用或指针的静态类型决定了该对象的哪些成员是可见的。即使静态类型与动态类型可能不一致,但我们使用哪些成员仍然是由静态类型决定的。基类指针(引用)即使指向派生类对象,仍然不能通过该指针(引用)来访问派生类中定义的成员,即使是publ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19 16:01:04
阅读次数:
279
由于重新定义继承而来的non-virtual函数是不正确的(见上一个条款),所以这个条款就将问题局限于:绝不重新定义继承一个带有缺省参数值的virtual函数。
(一)
virtual函数是动态绑定的,而缺省参数却是静态绑定。
对象的所谓静态类型,是它在程序中被声明时所采用的类型。
你可能会在“调用一个定义于derived
class 内的virtual函数”的同时,却使用了b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7-04 08:23:12
阅读次数:
412
笔记内容 学习笔记-段玉磊Stanford courseFoundation and Attributed StringsDynamic bindingid 是一个指向任何未知对象的指针,(the consept of dynamic binding)静态类型化:id 不会发生警告 而NSStrin...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26 00:07:39
阅读次数:
411
为了支持c++的多态性,才用了动态绑定和静态绑定。理解他们的区别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多态性,以及在编程的过程中避免犯错误。需要理解四个名词:1、对象的静态类型:对象在声明时采用的类型。是在编译期确定的。2、对象的动态类型:目前所指对象的类型。是在运行期决定的。对象的动态类型可以更改,但是静态类型无法更改...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15 11:47:11
阅读次数: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