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命令 sar命令是Linux下系统运行状态统计工具,它将指定的操作系统状态计数器显示到标准输出设备。sar工具将对系统当前的状态进行取样,然后通过计算数据和比例来表达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它的特点是可以连续对系统取样,获得大量的取样数据。取样数据和分析的结果都可以存入文件,使用它时消耗的系统资源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2-10 11:22:29
阅读次数:
10
在 CUDA C/C++ kernel中使用内存 如何在主机和设备之间高效地移动数据。本文将讨论如何有效地从内核中访问设备存储器,特别是 全局内存 。 在 CUDA 设备上有几种内存,每种内存的作用域、生存期和缓存行为都不同。到目前为止,已经使用了驻留在设备 DRAM 中的 全局内存 ,用于主机和设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10 11:00:10
阅读次数:
5
https://github.com/appium/appium/blob/master/docs/en/writing-running-appium/caps.md appium的核心时一个Web服务器,它提供了一套REST的接口。他接受到客户端的连接,监听到命令,接着在移动设备上执行这些命令,然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20-12-09 12:20:07
阅读次数:
14
前言前面我们讲过二层以太网Ethernet协议,你知道以太网数据帧在网络中如何发送和接收的吗?一文带你搞懂它,用于实现数据链路层数据帧的封装,今天我们讲下数据链路层的另一个协议——PPP。以太网协议用在局域网中,一般使用以太网口进行互联;广域网中经常会使用串行链路来提供远距离的数据传输,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和点对点协议PPP(Pointto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8 12:52:40
阅读次数:
5
一、MPLS基本结构1、网络结构MPLS网络的典型结构如图,可以进行MPLS标签交换和报文转发的网络设备称为标签交换路由器LSR(LabelSwitchingRouter);由LSR构成的网络区域称为MPLS域(MPLSDomain);位于MPLS域边缘、连接其它网络的LSR称为边缘路由器LER(LabelEdgeRouter);区域内部的LSR称为核心LSR(CoreLSR)。图MPLS网络结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8 12:48:04
阅读次数:
5
上一篇文章中《图解Linux网络包接收过程》,我们梳理了在Linux系统下一个数据包被接收的整个过程。Linux内核对网络包的接收过程大致可以分为接收到RingBuffer、硬中断处理、ksoftirqd软中断处理几个过程。其中在ksoftirqd软中断处理中,把数据包从RingBuffer中摘下来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20-12-08 12:45:42
阅读次数:
10
网络编程是指编写运行在多个设备(计算机)的程序,这些设备都通过网络连接起来。 java.net 包中 J2SE 的 API 包含有类和接口,它们提供低层次的通信细节。你可以直接使用这些类和接口,来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用关注通信细节。 java.net 包中提供了两种常见的网络协议的支持: https ...
1.man命令 -普通文件 d 目录文件 c 字符文件 b 快设备文件 i 符号链接文件 touch 创建文件 cp 复制文件 mv 移动文件 cd 切换目录 is 列出目录内的文件 2.显示文件内容命令 (1)cat命令 v:用一种特殊形式显示控制字符,LFD与TAB除外。 T:将tab显示为“^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20-12-08 12:20:26
阅读次数:
8
oBIX 全称是 Open Building Information Exchange,它是基于 RESTful Web Service 的接口的标准,用于构建控制系统。oBIX是在专为楼宇自动化设计的框架内,使用XML和URI在设备网络上读写数据的。 因项目需要使用 Python 对 Niagar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20-12-08 12:20:07
阅读次数:
7
前言上一章介绍了网络层——IP地址如何查询你电脑的IP地址?一文带你搞懂IP地址,本章介绍下IP协议报文头的格式。我们前面介绍了主机在传输数据之前要进行封装,在网络层封装的就是是IP报文头,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IP报文头究竟包含哪些信息,这些信息又有什么作用呢?正文1IP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即为IP报文头那么IP报文头的长度为多大呢?答:IP报文头部长度为20到60字节。其中固定部分为20字节,可变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12-08 12:16:38
阅读次数: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