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主要摘录自《Linux安全体系分析与编程》
1、基本原理
(1)在UBOOT里设置console=ttySAC0或者console=tty1
这里是设置控制终端,tySAC0 表示串口, tty1 表示lcd
(2)内核用printk打印
内核就会根据命令行参数来找到对应的硬件操作函数,并将信息通过对应的硬件终端打印出来!
2、printk及控制台的日志级别
函数...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5-26 14:46:03
阅读次数:
252
转自迅为讨论群:http://www.topeetboard.com重要说明:这份笔记不是4412开发配套的,是我在网上看视频的时候下载上课老师的笔记后修改的。所以我试了一下笔记上的uboot命令,有些无法使用,可能是uboot版本问题或者文件系统问题。具体原因我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建议第五部分ubo..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5 19:00:20
阅读次数:
252
转自迅为讨论群:http://www.topeetboard.com 重要说明:这份笔记不是4412开发配套的,是我在网上看视频的时候下载上课老师的笔记后修改的。所以我试了一下笔记上的uboot命令,有些无法使用,可能是uboot版本问题或者文件系统问题。具体原因我目前还不是很清楚,建议第五部分ub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5 18:40:31
阅读次数:
221
首先上电以后芯片会在固化好的一个地址寻找第一个启动程序,完成初始化工作,然后转跳到预定的一个地址来执行裸机程序或者UBOOT程序,在UBOOT中按照设置好的内核启动参数来启动内核,告诉内核怎么样加载,怎么样初始化,和第一个程序,根文件系统的位置.然后内核启动好了以后,挂载根文件系统,执行第一个程序i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5-24 22:21:11
阅读次数:
258
Image:内核映像文件,大约为4M; zImage:内核的一种映像压缩文件,不到2M; 内核编译(make)之后会生成Image和zImage; uImage: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64字节的“头”,说明这个内核的版本、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在0x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5-24 18:58:24
阅读次数:
480
1、交叉工具链概念 在宿主机上进行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等工作,以生成能在目标机上运行的程序的过程成为交叉编译。在宿主机上执行预处理、编译、汇编、链接等工作的一系列工具称为交叉工具链。 a、tar xzf arm-linux-gcc-4.5.1-v6-vfp.tgz. b、mkdir /usr/l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2 15:14:59
阅读次数:
171
1、在uboot中我可以添加自己的命令,添加的方法是找到一个uboot的命令,然后模仿着去增加属于自己的命令代码以及实现函数就可以 2、记住在使用printf进行调试的时候,在遇到指针或者字符串的时候最好使用“%x”,以为我不知道指针或者字符串中是否包含不可见字符,如果有不可见字符会导致错误,而且错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21 17:33:00
阅读次数:
236
一、sd卡烧写系统的基本思路: (1)把uboot.bin烧写到sd卡 (2)把image整个文件夹复制到sd卡 (3)开发板从sd卡启动,就开始自动烧写到nandflash中了。 二、烧写uboot.bin到sd卡 (1)sd卡分区和格式化(烧写第一步) <1>把卡插入pc,windows下格式化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9 14:42:54
阅读次数:
216
备注:分析的是OK210开发板自带的uboot_smdkv210,可能有些部分和其他版本不太一样,但是原理都类似。编译u-boot的步骤make forlinx_linux_config
make首先生成配置文件,然后编译源码,依次看看这些命令都干了些什么事情配置过程#forlinx add
forlinx_linux_config : unconfig
@$(MKCONFIG)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8 18:46:39
阅读次数:
164
环境变量的作用环境变量的优先级uboot代码当中有一个值,环境变量中也有一个值。uboot程序实际运行时规则是:如果环境变量为空,则使用代码中的值;如果环境变量不为空则优先使用环境变量对应的值比如machid机器码,uboot在x210_sd.h中定义了一个机器码2456,写死在程序中,如果要更改要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6 01:58:30
阅读次数:
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