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数组元素的指针就是数组元素的地址int *p;p=&a[0]; //p的值是a[0]的地址p=a; //p的值数组a元素的首字母在引用数组元素时指针的运算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对指针进行加减运算 在指针指向数组元素时,可以对指针进行一下运算 加一个整数或减一个整数 自加运算和自减运算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12 17:25:28
阅读次数:
153
1、 自增、自减 很简单,没什么可解释的,注意一下前缀和后缀运算的区别C++源码Debug版Release版#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 int a, b; cin >> a >> b; //自增 a = ++b + 10; cout using....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12 12:02:51
阅读次数:
197
转自:http://bbs.csdn.net/topics/330189207C语言的自增++,自减--运算符对于初学者来说一直都是个难题,甚至很多老手也会产生困惑,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问题:#includevoidmain()/*主函数*/{inta,b,c,d;a=5;b=5;c=(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09 23:13:01
阅读次数:
166
从高到低运算符类型()括号++--自增/自减!逻辑*/%算术+-.算术和字符串<<>>按位<<=>=>比较==!=====!==比较&按位(和引用)^按位|按位&&逻辑||逻辑?:三元=+=*=.=%=&=!=^=<<=>>=赋值and逻辑xor逻辑or逻辑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5-04-07 20:01:08
阅读次数:
106
#include#includeusing namespace std;/*14.7. 自增操作符和自减操作符*///可以定义一个类,该类指向一个数组并为该数组中的元素提供访问检查/*构造函数的参数是两个指针:一个指向数组的开始,另一个指向数组的末端。构造函数用这两个指针初始化 beg 和 end,...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07 11:17:46
阅读次数:
112
C语言为何这么强大呢?其中之一就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除了简单的加减乘除等算术运算,还有取余运算(%)、赋值运算(=)、自增自减运算(++、--)、求字节数(sizeof)、关系运算(==、>、=、int main(){ int a = -10 % 3; printf("%d\n",a);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4-01 23:21:47
阅读次数:
216
自增(或者自减) 分类: 前自增 ++i 后自增 i++ 前自增和后自增的异同: 相同: 最终都使 i 的值加 1 不同: 前自增整体表达式的值是 i 加 1 之后的值 后自增整体表达式的值是 i 加 1 之前的值 1 /* 2 2015年4月...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4-01 13:02:31
阅读次数:
168
ios培训------我的c语言笔记,期待与您交流!#include<stdio.h>
intmain()
{
/*
inta=10;
a=a+1;//11
a+=1;//12
a++;//13
++a;//14
a--;//a-=1;a=a-1;13
*/
//printf("a的值是%d\n",a);
//输出值:13
intb;
inta=10;
//b=(a++)+(++a);
//b=10+12;
b=(++a)+(a++)..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30 06:56:42
阅读次数:
194
#include<stdio.h>
intmain()
{
/*
inta=10;
a=a+1;//11
a+=1;//12
a++;//13
++a;//14
a--;//a-=1;a=a-1;13
*/
//printf("a的值是%d\n",a);
//输出值:13
intb;
inta=10;
//b=(a++)+(++a);
//b=10+12;
b=(++a)+(a++);
//b=11+11;
printf("b=%d,a=%d\n&quo..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29 18:11:18
阅读次数:
163
运算符优先级从高至低 优先级 操作符 描述 例子 结合性 1 ()[]->.::++-- 调节优先级的括号操作符数组下标访问操作符通过指向对象的指针访问成员的操作符通过对象本身访问成员的操作符作用域操作符后置自增操作符后置自减操作符 (a + b) / 4;array[4] = 2;ptr->age...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29 17:44:13
阅读次数: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