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对于上面这七种关联映射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对多的映射,因为它更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教室和学生就可以是典型的一对多的关系,而我们开发软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解决一些生活中重复性问题,把那些重复的问题交给计算机帮助我们完成,从而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一句话:生活离开不开编程,编程更离不开生活,学习结合生活,理解更深刻。...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4-06-03 03:08:50
阅读次数:
351
以前用树状数组做过一次,现在用线段树再刷一次。。。
首先必须先离散化。。。
然后建立2颗线段树,第一颗表示往左走,每个节点的值的分布。
第二颗表示往右走,每个节点的值的分布。
然后根据左右走的关系,判断出x,y的值。
#pragma comment(linker, "/STACK:1024000000,1024000000")
#include
#include
#inclu...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3 01:25:54
阅读次数:
315
MediaProvider Audio Uri与表格对应关系...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4-06-03 01:04:28
阅读次数:
252
创建主键时,所对应的列如果没有索引,数据库默认会自动创建一个索引;如果对于列有索引,那么创建主键不会再创建索引。这里要注意,列值必须满足主键的要求(唯一,非空),简单测试如下:
SQL> create table wxlun_pri(a number);
Table created.
SQL> alter table wxlun_pri add constraint PR...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3 01:03:46
阅读次数:
208
介绍:二叉排序树是以一定的规则排列树中元素,因而可以进行快速的排序和查询的树状数据结构,一般规则是:对于树中任意一个节点,左孩子严格小于根,根严格小于右孩子,有点像大根堆。(只是大根堆中左右孩子关系并不确定,且和根的关系是统一的,而且有上浮和下沉操作使得大根堆总是一棵完全二叉树,其不断弹出堆顶形成有序列的过程叫做堆排序。虽然二叉排序树中也有旋转操作使得树尽量平衡,但是由于数值大小分明的左右孩子,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3 01:01:17
阅读次数:
313
观察者模式是最常用的设计模式之一,【对象之间多对一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发生变化时,其会通知所有依赖它的对象】。拿订阅报纸和发行报社打比方,报社采集到news制作新的报纸,派送给订阅的客户,以此把最新的消息告知客户。所以,
出版社 + 订阅者 = 观察者模式。
这种一对多的关系,也即“一个”主题、“多个”观察者能够使得观察者仅仅了解主题推送的消息但不知晓其中的细节,而主题握有观察者列表...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2 23:33:05
阅读次数:
376
SR latch D latch D filp-flop
SR Latch
典型的SR 触发器就长上面那样啦
不要以为简单,酒吧 S R Q Q’ 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记错了!
组成的元素很简单——或非门,但是实现的功能却很重要
SR是两个输入端口,Q 和 Q' 是输出端口
不要慌...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2 23:00:20
阅读次数:
572
什么是职责链模式
使多个对象都有机会处理请求,从而避免请求的发送者和接受者之前的耦合关系。将这个对象连成一条链,并沿着这条链传递该请求,直到有一个对象处理它为止。
职责链模式的重心是在“链”上,由一条链去处理相似的请求在链中决定谁来处理这个请求,并返回相应的结果。
通用类图
Handler:抽象处理者。一是定义一个请求的处理方法ha...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6-02 22:40:48
阅读次数:
297
思路:在自定义shape中增加一层或多层,并错开,即可显示阴影效果。为增加立体感,按钮按下的时候,只设置一层。我们可以通过top, bottom, right 和 left 四个参数来控制阴影的方向和大小。关系图以下自定义两种阴影效果:res/drawable-hdpi/shadow1.xml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6-01 11:18:34
阅读次数:
320
最近在学习VB.NET 这块的东西,自然而然就会想到VB.NET与VB6是什么关系?
宏观上来讲就是从基于对象变成了完全的面向对象,因此不能简单的说VB.NET是VB6.0的升级版本。在学习VB.NET之前,已经接触过C++和VB,所以在学习VB.NET的时候总能看到他们的影子,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不得不仰天长叹:这VB.NET简直就是混搭版本的程序设计语言啊!...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6-01 10:47:10
阅读次数: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