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过了二叉查找树,想必大家有遇到一个问题。例如,将一个数组{1,2,3,4}依次插入树的时候,形成了图1的情况。有建立树与没建立树对于数据的增删查改已经没有了任何帮助,反而增添了维护的成本。而只有建立的树如图2,才能够最大地体现二叉树的优点。 在上述的例子中,图2就是一...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8 08:27:23
阅读次数:
885
图解平衡二叉树,AVL树(一) 学习过了二叉查找树,想必大家有遇到一个问题。例如,将一个数组{1,2,3,4}依次插入树的时候,形成了图1的情况。有建立树与没建立树对于数据的增删查改已经没有了任何帮助,反而增添了维护的成本。而只有建立的树如图2,才能够最大地体现二叉树的优点。 在上述的例子中,图2就...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8 00:45:16
阅读次数:
241
果然我还是太弱了。。。这道题花了我大约5个钟头,看了各种资料,来实现一颗自平衡的搜索树推荐大家看这个,如何一步一步写平衡二叉树http://www.cppblog.com/cxiaojia/archive/2013/07/22/187776.html平衡二叉树的难点在于插入以后,如何调整,如何计算树...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7 23:16:52
阅读次数:
207
假设设计一个员工信息存储系统,用他们的电话号码做为key,并且要让下面的这些查询操作尽可能的高效:
插入一个电话号码以及相关的信息.搜索一个电话号码以及相关的信息.删除一个电话号码以及相关的信息.
一般都可以考虑使用下面的数据结构来存储不同电话号码的信息。
电话号码和记录的数组。电话号码和记录的链表。电话号码做为key的平衡二叉树。直接访问数据表。
对于数组和链表,我们需要花费线性...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6 00:30:06
阅读次数:
116
题目:输入一棵二叉树的根结点,判断该树是不是平衡二叉树。某二叉树中任意结点的左右子树的深度相差不超过1,那么它就是一棵二叉树。
我们很容易就能想到一个代码简洁却性能不佳的思路:在遍历树的每个结点的时候,调用函数TreeDpth得到它的左右子树的深度。如果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的深度相差都不超过1,按照定义它就是一棵平衡的二又树。
较好的思路是:用后序遍历的方式遍历整...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4 22:46:13
阅读次数:
155
一、基本概念 AVL树既是平衡二叉树。AVL树的定义首先要求该树是二叉查找树(满足排序规则),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每个节点的平衡因子的定义,一个节点的平衡因子是该节点的左子树树高减去右子树树高的值。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6-03 23:05:21
阅读次数:
200
递归左子树是否为平衡二叉树右子树是否为平衡二叉树左右子树高度差是否大于1,大于1,返回false否则判断左右子树最简单的理解方法就是如下的思路:class Solution {public: bool isBalanced(TreeNode* root) { if(root==N...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6-03 21:22:47
阅读次数:
111
set-概述: 集合Set是一个容器,它其中所包含的元素的值是唯一的。集合中的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并被作为集合中的实例。一个集合通过一个链表来组织,其具体实现采用了红黑树的平衡二叉树的数据结构。在插入操作和删除操作上比向量(Vector)快,但查找或添加末尾的元素时会有些慢。 set c产生一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30 18:07:02
阅读次数:
142
这篇博客主要讲解B树及其插入删除操作,并给出操作的流程图以达到清晰易懂的目的,尽管标题是从二叉排序树到平衡二叉树再到红黑树系列3,没有B树二字,但他们都是动态查找树,所以我将他们归为一个系列。
B树是为磁盘或其他直接存取的辅助存储设备而设计的一种平衡搜索树。它以一种很自然的方式推广了二叉搜索树,B树与红黑树的不同之处在于B树结点的孩子不限于最多为2,而是可以有数个到数千个不定。因为结点的分支更多...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5-29 20:23:55
阅读次数:
183
转自:http://blog.163.com/zhoumhan_0351/blog/static/39954227200910231032917/前面讨论的查找都是内查询算法,被查询的数据都在内存。当查询的数据放在外存,用平衡二叉树作磁盘文件的索引组织时,若以结点为内外存交换的单位,则找到需要的关键...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5-28 13:49:45
阅读次数: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