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从零开始编写自己的C#框架(1)——前言
记得十五年前自学编程时,拿着C语言厚厚的书,想要上机都不知道要用什么编译器来执行书中的例子。十二年前在大学自学ASP时,由于身边没有一位同学和朋友学习这种语言,也只能整天混在图收馆里拼命的啃书。而再后来也差不多,自学了很多不同的知识,都一直只能自己默默...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5 11:33:53
阅读次数:
291
原地址:http://zengwu3915.blog.163.com/blog/static/27834897201362831449893/
上次介绍了木有证书的打包ipa。如果安装证书后,我们还有一种正常导出的方法。首先要将工程编译改成Release模式。XCode菜单 Product -<
s...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5 11:21:17
阅读次数:
470
Reflector是.NET开发中必备的反编译工具。即使没有用在反编译领域,也常常用它来检查程序集的命名规范,命名空间是否合理,组织类型的方法是否需要改善。举例说明,它有一个可以查看程序集完整名称的功能,请看下图这里的Name,是标识一个程序集的完整标识,当GAC中存在程序集的多个版本时,这个名称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5 11:18:54
阅读次数:
468
编译时出现这种问题怎么解决:"unresolvedexternalsymbol__imp__WSACleanup@0"出现此类问题一般是ws2_32.lib这个lib没有link上去。在project->setting->link->object/library
modules里面加入ws2_32....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4 20:56:25
阅读次数:
487
1、前言目前很多敏感和重要的DLL(Dynamic-link library)
都没有提供静态版本供编译器进行静态连接(.lib文件),即使提供了静态版本也因为兼容性问题导致无法使用,而只提供DLL版本,并且很多专业软件的授权部分的API,都是单独提供一个DLL来完成,而主模块通过调用DLL中的接口...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4 20:52:32
阅读次数:
452
当引用了其他工程时,在编译时报错,提示你编译指令架构不对,你需要查看一下这几个工程的Architecture部分是否又冲突,比如主工程设置Valid
Architecture为armv7 而 另一个子工程却设置了build active architecture only 为yes,这时如果你插入了...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5-04 20:51:04
阅读次数:
2166
一、开发环境 主 机:fedora 14 (2.6.33.7)
开发板:FL2440(nandflash:K9F1G08 128m) 编译器:arm-linux-gcc
4.3.2二、原理分析硬件原理图分析。由原理图得知LCD的背光是由2440的GPG4口控制的,只要往GPG4口写入高电平,(1)则...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4 20:34:02
阅读次数:
409
elsevier 投稿时,将 .tex
文件上传到EES,总是不能够正确生成正文部分,而是一堆乱码,经过研究发现那些并非乱码,而是latex编译输出的信息。于是详细分析编译输出信息,发现提示错误“Latex
error:picins.sty not found”,于是上传“picins.sty” 包...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4 20:15:42
阅读次数:
360
入门
编程语言是一些符号,用来为人和机器描述计算或者计算指令,我们所熟悉的计算机世界,他完全依赖于编程语言,因为所有的运行在计算机中的软件都是由某些编程语言开发的,但是,一个程序可以运行之前,它必须要翻译成某种形式,使得计算机能够执行它。
The software systems that do this translated are called compilers(由称作编译器的软件系统来...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4 08:52:08
阅读次数:
380
0.前言
【1】为什么要使用交叉编译
交叉编译工具较快开发的速度。树莓派中已经安装了gcc工具链,可在树莓派中直接编译源代码生成可执行文件。于此同时,PC机上也可使用gcc工具链生成可执行代码,但是和树莓派上的gcc工具不同,PC机上的gcc工具生成intel或amd芯片上可执行的代码,但树莓派却是arm系列的芯片,显然存在不小的差异。那么使用交叉工具链便可在PC机上开发树莓派中可...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5-04 08:47:21
阅读次数:
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