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备知识—程序的内存分配 一个由C/C++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 ,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 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 收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30 16:01:37
阅读次数:
126
进程空间讲解: 一个进程会分配一块内存空间 进程空间 分为五层空间。 1.Stack(栈) 2.未启用的空间 3.Head(堆) 4.Global Data 5.Text 第一层为栈空间,以帧(stack frame)为单位。 每个帧对应一个函数,保存着函数的参数,局部参数,返回地址。(补充,jav...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30 14:34:37
阅读次数:
118
ios培训------我的c语言笔记,期待与您交流!#include<stdio.h>
/*
1.变量的作用域
从定义变量的那一行代码开始,一直到所在的代码块结束
2.代码块的作用
及时回收不再使用的变量,为了提升性能
*/
inttest()
{
intv=10;
return0;
}
intmain()
{
{
doubleheight=1.55;
he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30 06:57:30
阅读次数:
134
垃圾回收的前提是判断对象是否存活,对象不再存活时将会被回收,下面是2种判断的方法。 引用计数法: 主流的Java虚拟机并没有使用引用计数法来管理内存,重要的原因就是循环引用的问题难以解决。 可达性分析法: 这个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称为“GC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向下搜...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30 01:20:35
阅读次数:
275
Java内存分配与管理是Java的核心技术之一,之前我们曾介绍过Java的内存管理与内存泄露以及Java垃圾回收方面的知识,今天我们再次深入Java核心,详细介绍一下Java在内存分配方面的知识。一般Java在内存分配时会涉及到以下区域: ◆寄存器:我们在程序中无法控制 ◆栈:存放基本类型的数据.....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29 23:36:12
阅读次数:
219
1.为何析构函数不应该抛出异常? 有两种情况: 1).假设析构函数中有众多语句,而第一条语句抛出异常(或者其他语句),那么抛出异常以后的语句就得不到执行。而通常我们在析构函数中写的是清理资源(或回收资源)的代码,那么部分资源就不会被回收,会造成内存泄漏或程序提前结束(abort的作用)。 2).析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29 19:31:42
阅读次数:
107
变量使用注意2:
#include<stdio.h>
/*
1.变量的作用域
从定义变量的那一行代码开始,一直到所在的代码块结束
2.代码块的作用
及时回收不再使用的变量,为了提升性能
*/
inttest()
{
intv=10;
return0;
}
intmain()
{
{
doubleheight=1.55;
height=height+1;//1.55+1
pr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29 18:11:36
阅读次数:
156
理解垃圾回收平台的基本工作原理每个程序都有使用不同的资源,比如文件、内存缓冲、屏幕空间、网络连接、数据库连接等,其实在面上对象的程序设计中,每个类型都代表可供程序使用的一种资源,要使用这些资源就必须为这些资源类型分配内存。下面是访问一种资源所需的步骤:(1) 调用IL指令的newobj,为代表资源的...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5-03-29 16:21:43
阅读次数:
101
从JDK1.2版本开始,把对象的引用分为四种级别,从而使程序能更加灵活的控制对象的生命周期。这四种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和虚引用。
1.强引用
本章前文介绍的引用实际上都是强引用,这是使用最普遍的引用。如果一个对象具有强引用,那就 类似于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垃圾回收器绝不会回收它。当内存空 间不足,Java虚拟机宁愿抛出OutOfMemoryError错误,使程序异常终止,...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29 15:06:10
阅读次数:
277
Rob Pike谈Google Go:并发,Type System,内存管理和GC 1. Rob,你创建了Google Go这门语言。什么是Google Go?能简明扼要的介绍一下Google Go吗? 我还是讲讲为什么要创建这门语言吧,和你的问题稍有些不同。我...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5-03-29 09:33:25
阅读次数: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