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前几年一直在写类似dubbo,Srping Cloud的微服务框架辗辗转转重复了多次,也重构推翻了很多次,其中诞生了“Rabbit.Rpc”,”Go”,”RabbitCloud”等开源项目。其中不乏他人对这些项目的完善。很高兴自己的开源项目能够给他人提供思路和复用代码。关于Rabbit.Rpc相...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2-28 11:36:45
阅读次数:
340
运行MQL程序属性 为了获取当前运行的MQL5程序的信息,可以使用ENUM_MQL_INFO_INTEGER 和 ENUM_MQL_INFO_STRING常量。 函数 MQLInfoInteger ENUM_MQL_INFO_INTEGER 标识符 描述 类型 MQL_MEMORY_LIMIT MQ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7 20:16:16
阅读次数:
202
MQ,其实目的都是一样,就是应对系统的并发可以实现消峰和解耦的作用,类似于创建了一个线程异步操作,这一点可以了解一下一款优秀的并发框架(Disruptor),据说是每秒可以处理十万级数据, 目前据本人了解,有一个开源分布式事务框架Hmily使用了这个,实现了异步处理解耦的作用,也省去了不少代码 言归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7 18:19:27
阅读次数:
246
Mysql持久化现在大家使用MQ,基本都是会把数据进行持久化,MQ默认存储持久化数据使用kahaDB,但是鉴于大家对mysql比较熟悉,很多人会选择mysql进行数据的持久化,因为mysql查看数据还是比较方便的。如果需要把持久化方式改为mysql,则需要修改如下配置:<persistenceAdapter><jdbcPersistenceAdapterdataDirectory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6 13:59:42
阅读次数:
132
Mysql持久化现在大家使用MQ,基本都是会把数据进行持久化,MQ默认存储持久化数据使用kahaDB,但是鉴于大家对mysql比较熟悉,很多人会选择mysql进行数据的持久化,因为mysql查看数据还是比较方便的。如果需要把持久化方式改为mysql,则需要修改如下配置:<persistenceAdapter><jdbcPersistenceAdapterdataDirectory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6 12:24:08
阅读次数:
138
在windows下安装rabbitMq ,如果使用用户名是中文的,则会出现启动失败的情况。关于这一点下边给出终极解决方案。 1、 假如你的中文用户名是 XXXXXX,为用户目录建立软链接,软连接名称为应为xxxxx ,方法如下: 1)用管理员进入cmd格式下, 2) 进入C:\Users 下, cd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6 10:35:20
阅读次数:
844
感觉自己越来越像个运维了,真的是所有的分布式的中间件基本都搭建了一遍 不得了了。 好 废话少说 , 还是来走Kafka 吧 , 经历了Rocket MQ , Kafka 的搭建真的是简单的不知道多少倍 , RocketMQ 实在 是太麻烦了。 还是老方案 , 先登录官网。 https://archi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6 01:10:20
阅读次数:
217
多进程基础, 主要是用了 multiprocessing模块 : 在一个python进程中开启子进程,start方法和并发效果。 多进程与PID 老师的:http://www.cnblogs.com/Eva-J/articles/8253549.html#_label2 join 感知进程结束 多个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8-12-25 17:01:06
阅读次数:
193
一、消息队列 消息即是信息的载体。为了让消息发送者和消息接收者都能够明白消息所承载的信息(消息发送者需要知道如何构造消息;消息接收者需要知道如何解析消息),它们就需要按照一种统一的格式描述消息,这种统一的格式称之为消息协议。所以,有效的消息一定具有某一种格式;而没有格式的消息是没有意义的。而消息从发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4 11:15:37
阅读次数:
119
Rocket 火箭 MQ的作用:同步转异步(异步解耦)。 难点:如何确保消息一定被消费,而且仅消费一次。 1、消息架构:生产者、服务器、消费者、路由发现。 2、消息顺序:严格按照消息到达服务器的顺序进行消费。 3、消息过滤: a、服务端过滤 b、消费端过滤。 缺点:无用的消息也传输到消费端。优点:可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8-12-23 12:44:40
阅读次数: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