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浅出:了解前后端分离优势、前后端接口联调以及优化问题 目录: 1. 项目有前后端分离和前后端不分离; 2. 前后端接口联调; 3.前端性能优化 ; 4.前端安全问题; 一、项目有前后端分离和前后端不分离: 在前后端不分离架构中,所有的静态资源和业务代码统一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上。服务器接收到浏览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1-02 11:51:48
阅读次数:
90
1 int in = 0, out = 0;//in: 输入指针, out: 输出指针; 2 item buffer[n];//n个缓冲区组成的数组; 3 semaphore mutex = 1, full = 0, empty = n; 4 //mutex: 互斥信号量, 生产者进程和消费者进程都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20-01-01 19:09:36
阅读次数:
439
一、系统监控1、free命令free命令能够显示系统中物理上的空闲和已用内存,还有交换内存,同时,也能显示被内核使用的缓冲和缓存语法:free[param]param可以为:-b:以Byte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k:以K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m:以MB为单位显示内存使用情况;-o:不显示缓冲区调节列;-s<间隔秒数>:持续观察内存使用状况;-t:显示内存总和列;-V:显示版本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9-12-31 01:40:21
阅读次数:
118
queue队列日,这篇好长啊….queue is especially useful in threaded programming when information must be exchanged safely between multiple threads.多线程编程环境下,当在多条线程中...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31 01:25:10
阅读次数:
118
注意: 当缓冲区为空时,程序才会停止,让用户输入数据 输入回车后,数据全部送到输入缓冲区 1 #include<iostream> 2 #include<Windows.h> 3 int main(void){ 4 char girlType; 5 int salary; 6 float heigh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2-30 16:02:15
阅读次数:
94
kafka是一个高吞吐量,低延迟分布式的消息队列系统.kafka每秒可以处理几十万条消息,它的延迟最低只有几毫秒 一. kafka模型 kafka提供了一个生产者,缓冲区,消费者的模型 1.1 模型分析 broker:kafka集群有多个broker服务器组成,用于存储数据(消息) topic:不同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2-30 14:34:06
阅读次数:
78
IO模型区分一个输入操作通常包括两个阶段:等待数据准备好从内核向进程复制数据对于一个套接字上的输入操作,第一步通常涉及等待网络数据从网络到达。当所等待数据到达后,它被复制到内核中的某个缓冲区。第二部就是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应用进程缓冲区。同步IO和异步IO的区别就在于第二个步骤是否阻塞,如果实际的IO读写阻塞请求过程,那么就是同步IO,因此阻塞IO、非阻塞IO、IO复用、信号驱动IO都是同步I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9-12-30 00:01:34
阅读次数:
149
select和epoll都是多路复用的实现。 select: 调用select(fds),把fds(最多1024个)从用户空间拷贝到内核空间,进程阻塞, 当socket缓冲区有数据,唤醒进程,遍历fds,处理。 epoll: epoll_create在内核空间创建eventpoll对象(包括红黑树和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9-12-29 20:13:04
阅读次数:
71
一个输入操作通常包括2个阶段: 1,等待数据报准备好 2,把数据从内核空间复制到用户空间(进程空间) 比如一个套接字的输入操作: 1,等待数据从网络中到达到内核缓冲区中 2,把数据从内核缓冲区复制到进程缓冲区 阻塞式IO 非阻塞IO 多路复用IO 信号驱动IO 异步IO 五种IO模型的比较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9-12-29 18:14:25
阅读次数:
106
背景 之前在linux下手写c语言日志库的时候,遇到日志内容无法及时刷新的情况,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查资料才知道是默认的缓冲区设置的问题。‘ 与之相关的缓冲区设置函数有setbuf和setvbuf 分析 缓冲区分类:1.行缓冲 2.全缓冲 3.无缓冲 行缓冲特点是: 默认大小:1024字节; 遇换行符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9-12-29 15:07:12
阅读次数: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