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Tomcat的日志catalina.out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增长,当日志过大时,可能会对tomcat的性能产生影响。使用日志切割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日志过大的问题。它可以把日志按天进行切割存储,每天产生一个日志文件存储日志。操作:1:下载,解压,安装cornolog工具(由于http://cr..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10-14 18:06:54
阅读次数:
143
1. 查看日志 会动态打印日志。 2. 查看所有日志 打开所有日志后,默认是显示第一页,常用命令用到如下: G:到达最后一页 ctrl + f:向下翻页 ctrl + b:向上翻页 注意大小写。 3. 查看某个时间段的日志 看上面命令,红色字体为起止时间,绿色字体为截取日志内容的文件名。 ...
分类:
系统相关 时间:
2016-08-19 12:50:10
阅读次数:
232
归档日志(Archive Log)是非活动的重做日志备份.通过使用归档日志,可以保留所有重做历史记录,当数据库处于ARCHIVELOG模式并进行日志切换式,后台进程ARCH会将重做日志的内容保存到归档日志中.当数据库出现介质失败时,使用数据文件备份,归档日志和重做日志可以完全恢复数据库.日志操作模式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8-01 19:13:37
阅读次数:
309
loggin模块importlogging
‘‘‘
level级别:可用logging.ERROR、loggin.WARNING等查看
CRITICAL=50
FATAL=CRITICAL
ERROR=40
WARNING=30
WARN=WARNING
INFO=20
DEBUG=10
NOTSET=0
日志级别大小关系为:CRITICAL>ERROR>WARNING>INFO>DEBUG>NOTSET,当然也可以自己..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7 17:31:10
阅读次数:
188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C/C++程序员, 肯定亲手写过各种功能的代码, 比如封装过数据库访问的类, 封装过网络通信的类,封装过日志操作的类, 封装过文件访问的类, 封装过UI界面库等, 也在实际的项目中应用过, 但是回过头仔细想想,其实以前自己写过的这些代码,只能是在特定的项目或者特定的环境中使用, 对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1 18:39:43
阅读次数:
138
1.为什么使用日志组件 Log4J是Apache的一个开放源代码项目,它是一个日志操作包,通过使用Log4J,可以指定日志信息输出的目的地,如控制台、文件、CUI组件、NT的事件记录器;还可以控制每一条日志输出格式。此外,通过定义日志信息的级别,能够非常细致地控制日志的输出,最令人感兴趣的是,这些功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6-10 19:12:16
阅读次数:
213
下面介绍下oracle下定时清理归档日志文件操作。 假设:归档日志满,清空归档日志办法如下。 第一步:在c盘下面建立一个RMAN_DEL.txt文件 第二步:做一个批处理文件,名为:RAMN_DEL.bat 放在c盘的根目录.文件内容如下所示: 第三步:添加一个任务计划: 执行步骤如下图所示,任务计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5-10 12:31:03
阅读次数:
231
选中”我的电脑”,在其右键菜单中选择“管理”,在打开的对话框中包括了如下图所示的“日志”信息: 选中其中的某一条日志,可以看到如下的详细信息: 我们应该如何通过写代码的方式向其中添加“日志”呢? 在操作之前,先明确几个概念: 1:事件日志名(logName):“事件查看器”中的每一项,如“应用程序”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7 16:35:37
阅读次数:
320
也用 Log4Net 之将日志记录到数据库的后台实现 (二) 大家下午好,昨天讲了配置,今天我们讲讲后台实现,在完成了后台实现后,我们才能真正意义上的解决把自定义属性字段值录入到数据库中。 在开写之前我先着重强调一下,“日志”的概念非常广泛,有错误日志、操作日志、访问日志、事件日志等等。我们并不提倡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4-22 11:59:55
阅读次数:
302
对于事务,无法在数据库‘‘(数据库ID为)的页重做日志记录页:LSN=类型=2日志:.对于事务ID(0:7597567),无法在数据库‘yyyy‘(数据库ID为10)的页(1:119539)上重做日志记录(96116:41:32)。页:LSN=(96079:253:17),类型=2。日志:操作码=2,上下文3,上一页的LSN:(96115:486:32)。请从..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6-04-21 18:46:05
阅读次数: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