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文系列参考自>第三版,作者:王爽
前面已经通过类似[0]和[bx]的方法进行了内存定位了。本章将涉及更多内存地址定位和编程的方法。
7.1 and 和 or 指令
(1) and指令,逻辑按位与指令
例如:
mov al,01100011B
and al,00111011B
执行后 al=00100011B
and指令可以用来将某个数的位置为零。
比如我们要...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9 19:30:14
阅读次数:
284
本章节包括:
1)线程模型总览
2)Event Loop概念和具体实现
3)任务调度
4)实现细节
简单地陈述一下,对于一个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框架,或者应用来说,线程模型对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什么时间如何创建一个线程都会对你的代码执行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开发人员而言,懂得在各种线程模型里面权衡利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直接使用线程模型本身还是通过一些框架或者...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9 19:09:29
阅读次数:
264
Laxcus是Laxcus大数据实验室全体系自主设计研发的多用户多集群大数据管理系统,支持一到百万台级节点,提供零至EB量级数据存储、计算能力,集运行、开发、部署、维护为一体的平台。现在已经在多地部署和投入运营。本文为最新的2.0版本,现逐段发表此文,与诸君共享我们的设计开发经验和体会。...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9 18:54:55
阅读次数:
246
端到端的数据 第七章从网络的观点看,应用程序间彼此发送信息。每个消息只是一个未解释的字符串。然而,从应用程序的观点看,这些消息包含各种类型的数据——整型数组,视频帧,文本行,数字图像等。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对应用程序要转换成字符串的各种不同类型数据进行编码。编码实质上涉及两个问题。第一是接收方能从信号中提取出于传送方发送的消息相同的消息,这就是组帧的问题。第二是尽可能地提高编码效率。第一个问...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9 15:44:11
阅读次数:
190
本章主要内容:
备用的Spring MVC配置项
处理文件上传
控制器中的异常处理
使用flash属性...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9 15:30:47
阅读次数:
197
第六章 本章节要是谈论敏捷的流程、敏捷流程的问题和解法、敏捷的团队、敏捷的总结以及敏捷的故事,知道了敏捷能极大的提高了团队的能动性。在软件开发项目中敏捷的流程安排到每个团队的成员,但是对于每个团队的成员不一定是合适的,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什么时候使用敏捷才是最适合的? 第七章 书上说到成员之间应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9 09:19:01
阅读次数:
115
《构建之法》第六第七章读后感 阅读《构建之法》第6~7章,并参考以下链接,发布读后感、提出问题、并简要说明你对Scrum的理解。 学习附录: Scrum中文网--什么是Scrum? http://www.scrumcn.com/agile/scrum-knowledge-library/scrum.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8 20:09:38
阅读次数:
204
上章回顾 常见的排序算法有哪些 其中那种算法的效率最高 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排序的化最好使用那种排 序算法 git@github.com:Kevin-Dfg/Data-Structures-and-Algorithm-Analysis-in-C.gitgit@github.com:Kevin-Dfg/D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8 18:20:22
阅读次数:
220
本博文系列参考自>第三版,作者:王爽
前面已经通过类似[0]和[bx]的方法进行了内存定位了。本章将涉及更多内存地址定位和编程的方法。
7.1 and 和 or 指令
(1) and指令,逻辑按位与指令
例如:
mov al,01100011B
and al,00111011B
执行后 al=00100011B
and指令可以用来将某个数的位置为零。
比如我们要...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6 21:36:02
阅读次数:
202
本章节包括:
1)线程模型总览
2)Event Loop概念和具体实现
3)任务调度
4)实现细节
简单地陈述一下,对于一个操作系统,编程语言,框架,或者应用来说,线程模型对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什么时间如何创建一个线程都会对你的代码执行有很重要的影响,所以对于开发人员而言,懂得在各种线程模型里面权衡利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是直接使用线程模型本身还是通过一些框架或者...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4-26 21:17:17
阅读次数: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