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指挥对象做事情 , 体现到代码上: 就是创建对象调用方法 ** 面向对象是基于面向过程的 ** 面向对象的三大特征: * 封装 * 继承 * 多态 类和对象 ** 类: 就是一组相关属性和行为的集合 ; 我们定义一个类,其实就是定义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 对象: 就是该事物的一个具体的体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2-16 00:08:39
阅读次数:
228
Python 面向对象 Python从设计之初就已经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在Python中创建一个类和对象是很容易的。本章节我们将详细介绍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 如果你以前没有接触过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那你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些面向对象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在头脑里头形成一个基本的面向对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2-15 23:52:30
阅读次数:
376
classStudent(object):
"""docstringforStudent"""
def__init__(self,name,age,scor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self.score=score
defget_level(self):
ifself.score>90:
returnself.name+"A"
elifself.score>70:
returnself.name+"B"
els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2-15 22:41:31
阅读次数:
131
1.介绍面向对象的编程 面向对象是现在主流的编程样例,它替代了以前C语言使用时的“结构体”,Java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所以需要熟悉面向对象的概念。面向对象的程序由很多对象组成,每个函数对于用户而言,都有特殊的功能。程序里面的很多对象都可以直接从公共库里面拿来直接用。不用去研究这些功能怎么去实现的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2-09 23:00:05
阅读次数:
209
1.项目经验 2.基础问题 3.指南认识 4.解决思路 ios开发三大块: 1.Oc基础 2.CocoaTouch框架 3.Xcode使用 CocoaTouch Media Core Services Core OS System Framework OC的类声明,定义域 OC关键字定义为 @cla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2-07 12:36:43
阅读次数:
278
狗 (类) 大黄狗(类) 张三家的大黄狗(对象) 一、类的构成: 1、类名称:类名 2、类的属性:一组包含数据的属性 3、类的方法:允许对属性中包含的数据进行操作的方法(行为) 比如:人的类设计: 类名:人(person) 属性:身高、年龄 行为:跑、打架、吃饭 二、类的抽象(面向对象的抽象性) 把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02-07 01:29:49
阅读次数:
157
Java 第七章 类和对象 笔记 一、对象的特征--类的属性 每个对象的每个属性都有特定的值 对象的操作--类的方法 二、封装:对象同时具有属性和方法两项特性。 对象的属性和方法通常被封装在一起,共同体现事物的特性, 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分割。 三、类和对象的区别: 类:抽象的概念,是一个模子,确定了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2-04 23:20:34
阅读次数:
342
1、方法要有返回值类型 2、重写,是对方法本身重新编写。 重载,函数名相同 参数个数不同。 子类继承父类的时候,子类中的方法和父类中的方法名,返回值,参数列表一样,这就是子类重写了父类的方法 同一个类中,多个方法名一样,参数列表不一样的情况就是方法的重载 3、indexOf()的用法:返回字符中in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2-02 23:41:17
阅读次数:
218
TraceTool查看器可以显示多种类型的来源(从提供的框架、日志文件、事件日志、或者OutputDebugString方法)。一个简单而强大的客户端框架发送简单的跟踪,分组跟踪,类和对象浏览器,转储,调用堆栈。 主页:http://www.codeproject.com/KB/trace/trac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2-02 11:05:45
阅读次数:
229
1:初学JAVA,都知道JAVA是面向对象的编程。笔者这节开始说说类和对象。(实例仅供参考,如若复制粘贴记得修改包名和类名,避免出错) 学习JAVA的快捷键,Alt+/代码补全功能,其实此快捷键启动了Eclipse代码辅助菜单,Shift+Ctrl+o快捷键导入包 Ctrl+F可以快速查找API,中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7-01-29 16:57:15
阅读次数:
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