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raid
1.Raid的定义
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 Disk,廉价磁盘冗余阵列)由伯克利分校在1988年提出,其原理是把多块独立的硬盘按不同组合方式形成一个硬盘组,从而提供比单块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备份技术。
研究初期,便宜的磁盘是主要重点,但后来便宜磁盘并不能适应现实的生产环境,所以inexpensive改为independent。
2.Raid的级别
raid技术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等级,用于满足用户对存储系统可用性、性能和容量的要求,级别仅用于标识磁盘组合方式的不同。常用的raid级别为:raid 0、raid 1、raid 5、raid 10和raid 01等。
raid 0:以条带的形式将数据均匀分布在阵列的各个磁盘上。
所需磁盘数量 | 最少2块磁盘 |
优点 | 磁盘读写效率提升 |
缺点 | 不提供冗余,不能用于对数据安全性要求高的环境 |
适用领域 | 视频和图像编辑,需要大的传输带宽的操作 |
raid 1:以镜像为冗余方式,对虚拟磁盘上的数据做拷贝。
所需磁盘数量 | 最少两块磁盘 |
优点 | 提供数据冗余和数据的安全保障,理论上可以实现两倍的读取速率,允许一块盘出错 |
缺点 | 空间利用率只有%50,写性能提升不大 |
适用领域 | 金融,财务和高安全的数据存储环境 |
raid 4:数据被为数段存到各磁盘上,把校验数据放到一块专用的校验磁盘上。
所需磁盘数量 | 最少三块磁盘 |
优点 | 读写性能较好,允许一块盘出错 |
缺点 | 校验磁盘成为写入的瓶颈 |
适用领域 | 高吞吐量的环境 |
raid 5:独立存取的阵列方式,校验信息被均匀分配到各个磁盘上。
所需磁盘数量 | 最少三块磁盘 |
优点 | 读性能比较好,写性能有所提升,校验信息分布式存取,避免了写操作的瓶颈,允许一块盘出错 |
缺点 | 磁盘重建过程比较复杂 |
适用领域 | 文件服务器、Email服务器、web服务器和数据库应用 |
raid 6:使用两块硬盘做校验盘,主要用于数据绝对不能出错的场合,允许两块盘出错。
raid 10:结合raid 1和raid 0,先镜像,再条带化。
所需磁盘数量 | 最少四块磁盘 |
优点 | 读写性能比较好,允许不同组内各坏一块盘 |
缺点 | 空间利用率只有%50 |
适用领域 | 高可用性和安全性的数据库应用 |
raid 50:raid 5和raid 0的结合,先raid 5,再条带化。
所需磁盘数量 | 最少六块磁盘 |
优点 | 读写性能比raid好 |
缺点 | 同一个raid 5内的两个磁盘失效会导致整个阵列的失效 |
适用领域 | 数据服务器和文件服务器等 |
3.常用Raid级别比较
raid级别 | raid 0 | raid 1 | raid 4 | raid 5 | raid 10 |
需要的磁盘数 | 2个或更多 | 2个或更多 | 3个或更多 | 3个或更多 | 4个或更多 |
容错性 | 无 | 有 | 有 | 有 | 有 |
读性能 | 高 | 低 | 高 | 高 | 中间 |
写入性能 | 高 | 低 | 低 | 低 | 中间 |
冗余类型 | 无 | 镜像 | 奇偶校验 | 奇偶校验 | 镜像 |
更新中……
标签:raid
原文地址:http://zhaibo.blog.51cto.com/8252246/1689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