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甲午迷思

时间:2015-09-02 02:00:11      阅读:15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有一个笑话,甲午战争之后,有人曾找到日本人战争中有几艘船是广州水师的。请求日本人将船支归还,把船上的炮卸下来也可以,因为船是李翰章的,甲午战争是李鸿章同日本打的。这个在他们看来甚是合理的请求,以现代的目光看上去是那么的荒唐。

早在几千年前就孙子兵法就曾经说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从来都是国与国的较量,国力与国力,军力与军力,血性与血性,民族与民族,意志与意志的全方位较量。不是某个人、某个派系的战争。

当然甲午战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得到许许多的重要启迪,给我们以不同的启迪。曾经有一个纪录片《甲午祭》是国防科技大学、亿阳集团等单位合作拍摄的。尝试从四个方面来解读这场近现代史上的大战。首先澄清一点,甲午战争是一个历时长达9个月战争,也不仅仅是一场海战,更包含陆军作战,海陆协战争,战场也更是包含朝鲜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威海、黄海北部。
双方投入的人数为:清军630,000人 ,日军240,616人。当时可谓双方可谓都从使出浑身解数,是一场决定生死的战斗(无论当时的清延是否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四个方面分别为战略之误,血性之失,制度之殇,国运之问四个角度来剖析这场战斗。

本文结论自己的认识胡乱谈一些自己的看法:战略->战略的特征是发现智谋的纲领。至少是一个人,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纲领,是集体资源分配的重要依据。当时日本是一个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而满清是一个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这两个特征决定了二者的战略不同--〉一个要抱残守缺,一个要锐意进取。所以当日本全力进攻朝鲜,哪怕空气中都弥漫着火药味,日本的钢刀都已架到脖子上的时候,清政府仍错误评估了局势,作出了错误的部署。常言说:主动容易形成一系列的主动,被动容易形成一系列的被动。由于战略上失误导致了北洋舰队、清军在后来的行动中处处错失先机。结合目前的市场也是一样,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需要制定合理的战略,集中自己的精力将战略落地,才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价值。一个企业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如不思进取,想在市场中保留自己的市场地位是决不可能的,是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血性之失,坦白来说,有许多的人认为甲午战争中的清兵、北洋水师血性全失,五触即溃。这其实是有失偏颇,也是不客观,不符合事实的。当时的战争中还是有许多真汉子,好男儿的军人。在战争中不怂,对得起丹青史书,对得起自己的民族,对得起自己的祖国。如丁汝昌、邓世昌、林泰曾,萨镇冰等。但是有一些人被永远定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战机在他们手中流失、尊严从他们身上荡然无存,荣誉和职业道德更是无踪无迹。他们将国土拱手相让,他们让手无寸铁的百姓乃至妇孺暴露在凶残敌人的刺刀之下,他们让后代难以抬头。这里的一些人之前也是血性男儿,为何蜕变至此、麻木至此、令人深思。


制度之殇,血性之失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制度的原因,由于腐败、派系的存在加上贪图享受的风气弥漫,部分人失去了自已的血性。由于个人的利益和集体的利益没有得到很好的统一,共同价值观,愿景的缺失。导致底层人民、兵勇的麻木,乃至在关乎国运的战争中,派系斗争仍在进行,处处为自己的小利益集团争取利益,确不曾理会一下那个即将坍塌的大厦。而当大厦倒时他们也会被埋在一片废墟之中,会被时代滚滚的车轮碾轧而过。一个好的制度可以紧紧将个人、组织的利益统一起来,超强的动员能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一个坏的制度也会将一个人,一个集体推进万劫不复的常渊。

国运或者集体的命运说到底还要有一个个的个人、组织共同努力,才向前发展。只有一个可靠的战略、一群有血性,有共同价值观、愿景的人共同在一个适合的制度下共同努力,集体的运势也就在其中悄然注定了。

未完待续。

 

 

 

 

 

 

 

 

 

 

 

 

甲午迷思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angn/p/4777423.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