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log4j入门(转) Log4j实在是很熟悉,几乎所有的Java项目都用它啊。但是我确一直没有搞明白。终于有一天我受不了了,定下心去看了一把文档,才两个小时,我终于搞明白了。一般情况下Log4j总是和Apache Commons-logging一起用的,我也就一起介绍吧。多了个东西不是更麻烦,而是更简单! 在Log4J中存在几个概念首先介绍一下,最最重要的两个是Logger和Appender(请参考Log4J手册),其实是继承层次以及输出控制。 首先Log4J中总是存在一个rootLogger,即使没有显示配置也是存在的,并且默认输出级别为DEBUG。 其它的logger都继承自这个rootLogger(如果其他logger未单独定义其输出级别)。 Log4J中的层次是用‘.‘来分隔的,如log4j.logger.com.example.test,这里并不是说log4j.logger后面一定是具体的包名乃至类名, 这个名称可以自定义,我们甚至可以定义一个log4j.logger.A.B.C, 在com.example.test中的类里取名称为A.B的logger,如 Logger logger = Logger.getLogger("A.B") 上例中我们建立了3个logger实例,它们分别是"A"、"A.B"、"A.B.C"。每次我们在系统中取得logger时,并不是新建实例,这些实例是系统启动的时候就按照配置文件初始化好的(也可能时第一次引用的时候建立的,然后缓存其实例供以后使用,这部分还没有时间研究)。 限制appender叠加性 例1: log4j.rootLogger=DEBUG, Console log4j.logger.A=DEBUG, Console log4j.logger.A.B=INFO, Console 对于logger A.B输出的任何日志会往控制台输出三次,原因是A.B继承A的以及A的父logger的所有appender, 这种继承关系仅仅是把父logger的appender添加到自己的appender列表中,父logger的输出level不会影响 子logger的输出。 例2:限制appender叠加 log4j.rootLogger=DEBUG, Console log4j.logger.A=DEBUG, Console log4j.logger.A.B=INFO, Console log4j.additivity.A.B=false logger A.B的日志仅会输出到自己Console中,不会继承任何父logger的appender。 控制appender的输出级别 若想对输出到appender中的日志级别进行限制的话,就需要用到threshold来控制。 log4j.threshold=ERROR 用来控制所有的appender,即输出到所有appender的日志, 不管原来是什么级别的,都不能低于threshold所规定的级别。 log4j.appender.Console.threshold=ERROR 用来控制指定的appender的输出级别。 Log4j的简单思想 Log4j真的很简单,简单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不是要记录日志吗?那就给你一个Log,然后你用Log来写东西就行了,先来一个完整类示例: package test;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 import org.apache.commons.logging.LogFactory; public class Test { static Log log = LogFactory.getLog(Test.class); public void log(){ log.debug("Debug info."); log.info("Info info"); log.warn("Warn info"); log.error("Error info"); log.fatal("Fatal info"); } /** * @param arg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log(); } } 别怕,看完这篇文章你就会觉得很简单了。 Log4j默认把日志信息分为五个等级 all<debug < info < warn < error < fatal<off 虽然可以自己添加等级,但是我觉得没有必要,五个够用了吧!你要写入信息的时候就把信息归为五个等级中的一个,然后调用相应的函数即可。 分五个等级到底有什么用呢?日志信息到底写到哪里去了? “LogFactory.getLog(Test.class)”又是什么意思捏?接着往下看吧!(现在用这个Logger.getLogger(Test.class)吧) Log4j的关键之处在于它的继承思想。也就是一个Log可以继承另外一个Log的属性(输出到哪里,日志等级,日志格式等等)。怎么继承? Log4j是根据Log的名字来判断继承关系的,比如: 名字为“com.zhlmmc.lib”的Log就是“com.zhlmmc.lib.log”的parent,明白了吧!Log4j还有一个rootLogger,相当于Java的Object。 回过头来看“LogFactory.getLog(Test.class)”这里的“Test.class”事实上传进去的是Test这个类的完整路径(包名+类名),“test.Test”。这样如果存在“test”这个Log那么Test这个Log就继承它,否则就继承rootLogger。 那具体的Log属性是在哪里定义的呢? 关于logger的两点说明 用同名参数调用Logger.getLogger(String name)将返回同一个logger的引用。故可以在一个地方配置logger,在另外一个地方获得配置好的logger,而无须相互间传递logger的引用。 logger的创建可以按照任意的顺序,即,父logger可以后于子logger被创建。log4j将自动维护logger的继承树。 常见的配置文件 虽然可以用xml或者在运行时用Java来配置Log4j,但还是properties文件好用啊! log4j.rootLogger=info, stdout log4j.appender.stdout=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org.apache.log4j.PatternLayout # Pattern to output the caller‘s file name and line number. log4j.appender.stdout.layout.ConversionPattern=%5p [%t] (%F:%L) - %m%n 分析一下: 第一行,配置log4j.rootLogger你明白吧。应为它是根,总得配置一下,否则别的Log继承什么啊。其他的Log可以配置也可以不配置。等号后面的第一个参数表示日志级别,可以填五个级别中的一种,后面的参数都是让Log知道输出到哪里,如果你想让日志输出到两个地方就加两个输出参数,比如: log4j.rootLogger=info, stdout, file 这里的info表示,该Log的日志级别为info,所有级别小于info的日志都不会被记录。比如使用这个配置文件的话,我刚开始举的那个类中 log.debug("Debug info."); 这句话是不起作用的,因为debug的级别小于info。这样就很容易控制什么信息在调试的时候要显示,什么信息在发布的时候要去掉。这些都不用改代码,很方便吧。 但,stdout和file又是什么呢? 接着往下看,就是配置stdout了,这个名字是随便取的,你可以叫它A: log4j.appender.A=org.apache.log4j.ConsoleAppender 那么上面的rootLogger的参数stdout也要改成A,其他用到的地方当然也要改。这里的关键不是名字,而是appender类型,比如这里的“ConsoleAppender”,看明白了吧,输出到Console。后面两行都是设置日志格式的,一般情况下你就照抄吧。既然是最简入门关注于理解Log4j的工作原理,我就不介绍file类型的appender了,一搜一大把。 在实际的项目开发中,很可能遇到所引用的包用Log4j来记录日志,比如Hibernate。那么在这里你可以很容易的控制这个包如何记录日志。比如在上面的配置文件中加一行: log4j.logger.org.hibernate=fatal 那么所有org.hibernate包下面的类就只会显示很少的信息,因为fatal的级别最高啊。 部署 别怕,这可不是部署Tomcat。把log4j的包和commons-logging的包(加在一起才两个)放到classpath下面。然后把配置文件保存为log4j.properties,也放在classpath下面(如果用Eclipse的话,放在src目录下即可)。然后你就可以跑了。 默认的log4j初始化过程 Logger类的静态初始化块(static initialization block)中对log4j的环境做默认的初始化。注意:如果程序员已经通过设置系统属性的方法来配置了log4j环境,则不需要再显式地调用XXXConfigurator.configure()方法来配置log4j环境了。 Logger的静态初始化块在完成初始化过程时将检查一系列log4j定义的系统属性。它所做的事情如下: 检查系统属性log4j.defaultInitOverride,如果该属性被设置为false,则执行初始化;否则(只要不是false,无论是什么值,甚至没有值,都是否则),跳过初始化。 把系统属性log4j.configuration的值赋给变量resource。如果该系统变量没有被定义,则把resource赋值为"log4j.properties"。注意:在apache的log4j文档中建议使用定义log4j.configuration系统属性的方法来设置默认的初始化文件是一个好方法。 试图把resource变量转化成为一个URL对象url。如果一般的转化方法行不通,就调用org.apache.log4j.helpers.Loader.getResource(resource, Logger.class)方法来完成转化。 如果url以".xml"结尾,则调用方法DOMConfigurator.configure(url)来完成初始化;否则,则调用方法PropertyConfigurator.configure(url)来完成初始化。如果url指定的资源不能被获得,则跳出初始化过程。 Log4j的编码习惯 让每个类都拥有一个private static的Logger对象,用来输出该类中的全部日志信息 使用xml文件来完成对log4j环境的配置。在项目的main class中的静态初始化块里放log4j环境的配置代码。注意:在一个项目中,log4j环境只需要被配置一次,而不是在每个使用了logger的类里都需要调用一次 用MyClass.class作为参数创建该类的静态Logger对象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wzhanke/p/4778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