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RAID磁盘阵列特性简介

时间:2015-09-04 12:42:11      阅读:20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服务器   控制器   扩展卡   中文   英文   

一、RAID概述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翻译成中文即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简称为磁盘阵列。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物理硬盘或者分区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使其在逻辑层面形成统一的一个硬盘组,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冗余的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注意级别的不同只是表示其组成结构不同,而无性能优劣之分。


二、RAID分类


     RAID的实现方式分为硬RAID和软RAID两种,通过用硬件来实现RAID功能的就是硬RAID,主要是通过扩展卡或电脑主板集成等硬件实现。

    • 外接式磁盘阵列:通过扩展卡提供适配能力

    • 内接式RAID:主板集成RAID控制器

     通过软件使用CPU来完成RAID的称为软RAID,软件RAID占用CPU资源较高,绝大部分服务器设备是硬件RAID。


三、各级别特性

    此处仅对常用的几个RAID级别做介绍:RAID-0, RAID-1, RAID-5……

      

  1)RAID0

        依据“条带”先将数据data分成n等份,然后再将数据依序放入各个磁盘中;

    • 读、写性能提升;

    • 可用空间:min*N(注释:N代表磁盘数量,min表示最小磁盘的容量

    • 无容错能力

    • 最少磁盘数:2, 2+

技术分享



    2)RAID-1:

        在并行读写数据的同时,将原数据进行了完整的镜像备份,即1份数据变成了2份;

    •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略有下降;

    • 可用空间:1*min(S1,S2,...)

    • 有冗余能力

    • 最少磁盘数:2, 2+

技术分享

   

     3)RAID-5

   数据的写入类似于RAID0,迥异之处在于,RAID5在数据写入的过程中,在每块磁盘还加入了一个同位检查数据(parity),这个数据会记录其他磁盘的备份数据,用于担忧磁盘损毁时的计算回复;

    • 读性能提升、写性能可能需要计算parity的原因略有下降

    • 可用空间:(N-1)*min*N

    • 有容错能力:1块磁盘

    • 最少磁盘数:3, 3+

技术分享


    4)混合类型

         4.1) RAID10

      • 读、写性能提升

      • 可用空间:N*min/2

      • 有容错能力:每组镜像最多只能坏一块;

      • 最少磁盘数:4, 4+

技术分享


        4.2)RAID01:

      • 读、写性能提升

      • 可用空间:N*min/2

      • 有容错能力:每组硬盘最多只能能坏2块;

      • 最少磁盘数:4, 4+

       技术分享       



  ps:

      创建一个可用空间为10GRAID5设备,要求其chunk大小为128k,文件系统为ext4,有一个空闲盘,开机可自动挂载至/backup目录;

     A:解题流程:fdisk创建分区>=4个(系统类型调整为fdà利用patxcentos6)命令让内核重读磁盘分区(/proc/partitionsà利用fdisk –l查看分区是否成功à利用mdadm 命令创建RAIDàmke2fs格式à开机自动挂载(blkidUUID写入/etc/fstab

  ~]# mdadm -C /dev/md0 -a yes -l 5 -c 128 -x 1-n 3 /dev/sda{5,6,7,8}


 











本文出自 “蜗牛” 博客,请务必保留此出处http://zhangwj.blog.51cto.com/10609913/1691256

RAID磁盘阵列特性简介

标签:服务器   控制器   扩展卡   中文   英文   

原文地址:http://zhangwj.blog.51cto.com/10609913/1691256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