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从一亩田看平台之殇

时间:2015-09-06 16:21:33      阅读:26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什么才是好的商业模式? 最近关于一亩田从蓬勃发展到近期纷纷扬扬的裁员风波,从微微拼车的大步前进到现在急剧下降的订单,从滴滴打车软件到现在的滴滴大巴,一亩田要解决农产品的渠道问题,降低农产品的消费陈本,也就是"吃"的问题,而滴滴打车解决了"行",目标是降低出行成本,这都是好的商业模式,所以也是资本市场所青睐的。一亩田和滴滴,淘宝都是平台级产品,但从端到端的用户差异来看,一亩田的商业模式不会走太远,从来联想到目前类似的平台,如58到家(家政服务类),据悉有千亿市场的规模,但从商业模式上看,一亩田和58到家都有致命的硬伤,当投资潮水退却,不再有高额补贴后,类似的平台只会沦落为一个单纯的信息通道,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同城58的信息网,只不过更加垂直化。

       下面说说一亩田、类似58到家的平台在中国可预计的将来不会有很好的前景阐述:

  1. 平台的两端,即需求方和供应方的供需交互越多,关系越趋于牢靠,平台风险越高;

          拿58到家来讲,上门保洁员在初期为享受高额的品台补贴,以及积累在平台上的口碑,会依赖平台,甚至会牺牲一些利益而保留在平台上,但个人的服务能力达到上限时,如一个保洁员对应到5个用户,平台上的口碑就失去了本有的价值,而供需双方达到饱和状态,即形成了周期性约定,而若平台将来不可避免的采取收分成的模式(线下的模式),会进一步加快供需两方的逃离。所以平台的两端应该处于不稳定的状态,供需关系越稳定,平台风险越高。

      2.  平台的发展和现阶段的国民素质有密切关系;

     拿一亩田来讲,农民所种植的果蔬在确立到对应的渠道商后,虽然也与一亩田会签订相关的保护协议,但从商业利益上讲,线下的点对点模式更加高效,平台成为鸡肋,而一直作为一亩田的GMV的核心考核指标受到极大影响。平台成就了供需双方,但供需双方不顾信誉的"双飞",平台也无法律可依,束手无策。只能通过不断的补贴和产品的易用让供需双方留存,所以,对于已经约定好的合约条款,供需双方应该自觉遵守,一旦打破,就要付出相应的信用代价,付出高额的信用成本。但中国的现阶段,信用成本远没有欧美那么发达,所以才有了各种"证明你妈是妈"的怪诞逻辑。

     3.   恶意竞争让市场环境更加恶化

        现在市场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钱,强大的资本推手让大家看到好点的模式就趋之若鹜,但市场和商业模式需要一个良好的协作、培养与成长的过程,而恶意的竞争使之无法正常的发展,拔苗助长,团购的模式就是经过一片红海的百团大战中,昙花一现,还没来得及绽放,就枯萎了。无论多好的商业模式,均衡的市场环境与引导方在正确的商业模式上走的更远。

从一亩田看平台之殇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gejiabang/p/478573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