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RHEL5系统中,以下命令(C)可用来查看系统的路由表信息
A) ip add list
B) show ip route
C) route -n
D) route --print
补充:查看网络接口信息 ifconfig
查看网络连接情况 netstat
跟踪数据包 traceroute 目标主机地址
域名解析 nslookup 目标主机地址
2)在Linux系统日志消息中,重要性最低的是(C)级别,表示正常的程序或系统调试信息。
A)EMERG
B) WARNING
C) DEBUG
D) NOTICE
补充:0 EMERG(紧急):会导致主机系统不可用的情况
1 ALERT(警告):必须马上采取措施解决的问题
2 CRIT(严重):比较严重的情况
3 ERR(错误):运行出现错误
4 WARNING(提醒):可能会影响系统功能的事件
5 NOTICE(注意):不会影响系统但值得注意
6 INFO(信息):一般信息
7 DEBUG(调试):程序或系统调试信息等
注:数字级别越小,优先级越高,消息越重要
3)以下属于Windows Server 2008 新增加的VPN协议的是(C)
A) PPTP (点对点隧道协议)
B) L2TP (第二层隧道协议)
C) SSTP (安全套接字隧道协议)
D) NNTP (网络新闻传输协议)
补充:VPN的隧道协议主要有三种,PPTP、L2TP和IPSec,其中PPTP和L2T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二层,又称为二层隧道协议;IPSec是第三层隧道协议
SSTP可以创建一个在HTTPS上传送的VPN隧道,从而消除与基于PPTP(点对点隧道协议)或L2TP(第2层隧道协议)VPN连接有关的诸多问题。因为这些协议有可能受到某些位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Web代理、防火墙和网络地址转换(NAT)路由器的阻拦。
这种SSTP只适用于远程访问,不能支持站点与站点之间的VPN隧道。
4)OSPF末梢区域中一定没有(D)路由器
A)DR 指定路由器
B) BDR 备份指定路由器
C)ABR 区域边界路由器
D)ASBR 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
补充:
OSPF协议由三个子协议组成:Hello协议、交换协议和扩散协议。其中Hello协议负责检查链路是否可用,并完成指定路由器及备份指定路由器;交换协议完成“主”、“从”路由器的指定并交换各自的路由数据库信息;扩散协议完成各路由器中路由数据库的同步维护。
末梢区域和完全末梢区域满足以下4个条件的区域
只有一个默认路由作为其区域的出口
区域不能作为虚链路的穿越区域
Stub区域里无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ASBR
不是骨干区域Area 0
末梢区域 没有LSA4、5、7通告
完全末梢区域 除一条LSA3的默认路由通告外,没有LSA3、4、5、7通告
类型代码 | 描述 | 用途 |
Type 1 | 路由器LSA | 由区域内的路由器发出的 |
Type 2 | 网络LSA | 由区域内的DR发出的 |
Type 3 | 网络汇总LSA | ABR发出的,其他区域的汇总链路通告 |
Type 4 | ASBR汇总LSA | ABR发出的,用于通告ASBR信息 |
Type 5 | AS外部LSA | ASBR发出的,用于通告外部路由 |
Type 7 | NSSA外部LSA | NSSA区域内的ASBR发出的,用于通告本区域连接的外部路由 |
------睡觉去,明天晚上下晚自习回家继续整理。加油!学渣小鹿!
原文地址:http://luxiaolu.blog.51cto.com/8222266/143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