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ERP基本功——物料的四个量
在分析制造业管理问题的时候,如果能借用一些ERP里才会用到的概念,就会非常的简单,并且条理清晰。
我觉得柳中冈先生一再强调的一个观点非常有用,大意是这样的:任何人依据现有的知识与经验,是不可能解决他目前所面临的问题的,只有获取了新的知识与体验之后,站在新的高度再去看待原来的问题,才能有新的领悟,并找到更佳的答案。
古人也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面一句的意思就是说,学习了却不思考就会有太多的迷惑。知识只是潜在的力量,学习了如果不思考,不好好用,跟没学是一样的。后一句的意思就是说,苦思却不得其效不如花时间去学习。小时候学课文的时候,没多少感觉,现在想起来,先哲们真是厉害。
下面我会用两篇文章来介绍ERP中关于物料四个量的概念,掌握这四个量的概念,是我们下一步分析问题的基础,同时也是我们学习ERP工作原理、做好物料管理的核心基础。
我们知道,任何物料从上游的供应商,经过我们企业,再到达客户手中,中间需要经过很多的环节,那么ERP是怎样对不同环节的物料进行管理的呢?主要就是通过给物料设置四个基本的量,这四个量就是在手量、在途量、分配量,还有一个就是可用量。不同的ERP系统,可能名字不一样,但是管理含义肯定是一样的。
下面来解释这四个量的管理含义。
第一个、在手量。所谓在手量,就是现在就在仓库的数量。
比如我们现在走进仓库,发现有200个a1摆在货架上,这个200个就是a1在这个仓库的在手量。如果车间领走了50个,这时a1的在手量就变成了150个。我们平常所说的库存账,或者库存报表,实际上记录的就是物料的在手量。挂在货架上面的物料旁边的那张卡,记录的也是物料的在手量,我们盘点也是盘点物料的在手量。
第二个、在途量。所谓在途量,就是订单已经下达但是还没有入库的数量。
对于在途量,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第一,就是原材料的在途量。就是已经下达了采购订单但是还没有到货的数量。比如我们给原材料a1下达一张采购订单,订购数量是100个,那么从订单下达开始到到第一次接收入库之间的这段时间,a1的在途量就是100个。当然这里假设a1之前的所有采购订单都已经收货入库了,否则就应该是一种累加。如果第一次供应商交货,交了30个,那么a1的在途量就变成了70个。
第二,就是半成品和产成品的在途量。就是已经下达了生产订单,但是还在生产过程当中,还没有完工入库的数量,跟原材料的在途量意思是一样的。
第三个、分配量。所谓分配量,就是订单已经下达但是还没有出库的数量。
分配量也要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第一、产成品的分配量。就是已经签了销售合同,但是还没有交货出库的数量。比如销售部门今天签了一个产品甲的单子,数量是50个,这时甲的分配量就是50个,或者说增加了50个。如果我们第一次交货交了20个,这时产品甲的分配量就变成了30个。
第二、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分配量。一旦生产部门下达一张生产订单,那么完成这张订单所需的所有原材料和半成品,就都要分配给它,所以这个原材料和半成品的分配量,实际上上就是已经分配给某一张生产订单,但是车间还没有来领料的数量。
第四个、可用量。所谓可用量,就是没有指定用途,可以任意分配给下一张生产订单或者销售订单的数量。每个物料都有可用量。
可用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可用量=在手量—分配量。这个可用量也叫在手可用量,就是已经在仓存里面可以马上用于下一张订单的数量。
第二种、可用量=在手量+在途量—分配量。这个计算方法,由于把在途量也加在里面,而在途量要在将来才能入库,所以实际上计算的是一个未来的可用量。
在ERP里面,这两个可用量要分别用在不同的场合,用来满足不同的管理需要。比如我们在处理紧急订单时,查询哪一个量比较好呢?当然是查询在手可用量要好,因为我们可能没有时间来等待在途量入库。而我们在制订物料需求计划时,当然用这个未来的可用量要好,这样的话,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物料的四个量说出来简单,但是很多使用ERP的员工并不一定理解。比如问一个企业的仓管人员,分配量是什么意思?或者让他在ERP里查查某个物料的可用量是多少,很多人不一定能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这样的话又怎能做好物料管理呢?
可见练好ERP的基本功是很重要的。要想把大事情做好,先得把小事情做好,“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是在表达这个意思。小事情做不好,大事情就肯定做不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就是表达这个意思。古代先哲们留给我们的这些金玉良言,很多在我们上小学时就知道了,但真正领悟到的能有多少呢?
对于ERP项目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套复杂的ERP系统是由一行一行的程序组成的,只要有一行程序写错了,就会导致ERP系统经常出错。我们在用ERP的时候,也是一样,在某一个小地方出错了,那么一定会导致ERP产生连锁的错误反应。
所以再怎么强调要练好ERP基本功,也不会过分。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uperit/p/482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