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mkdir ilovereact
$ cd ilovereact
$ npm init
Node .gitignore
curl https://raw.githubusercontent.com/github/gitignore/master/Node.gitignore > .gitignore
$ git init
$ git add .
$ git commit -m "Project init"
$ git show HEAD
创建index.html
。 可以直接调整HTML5-boilerplate
<!-- 使用 html5 语法 -->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强制 IE 遵循现代标准 -->
<meta http-equiv="x-ua-compatible" content="ie=edge">
<title></title>
<meta name="description" content="">
<!-- 在移动端禁用缩放。对响应式设计有用。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 <link rel="apple-touch-icon" href="apple-touch-icon.png"> -->
<!-- <link rel="stylesheet" href="css/app.css"> -->
</head>
<body>
<h1>I Love React</h1>
<!-- <script src="js/app.js"></script> -->
</body>
</html>
$ git remote add origin git@github.com:yinxufeng/sikeio-ilovereact.git
$ git push -u origin master
- 要关联一个远程库,使用命令
git remote add origin git@server-name:path/repo-name.git
;- 关联后,使用命令
git push -u origin maste
r第一次推送master分支的所有内容;- 此后,每次本地提交后,只要有必要,就可以使用命令
git push origin master
推送最新修改;
git push origin master:gh-pages
然后你应该可以看到这个页面:http://yinxufeng.github.io/sikeio-ilovereact/
$ npm install browser-sync@2.9.3 --save -d
--save
把 browser-sync 添加到package.json
。-d
使 npm 输出更多的日志信息。
如果一个 NPM 包是一个命令行工具,可执行文件会被安装在node_modules/.bin
目录中。
$ ls node_modules/.bin
browser-sync
为了让系统在./node_modules/.bin
中查找browser-sync
,我们需要把那个目录添加到 PATH 环境变量中:
# vi ~/.bashrc or ~/.zshrc or ~/.bash_profile
export PATH=$PATH:./node_modules/.bin
运行 BrowserSync 服务器
$ browser-sync start --server --files=index.html
--files=index.html
指定如果index.html
改变了,自动刷新浏览器。
使用浏览器打开 http://localhost:3002, 你可以开始实时编辑了
创建Makefile:
# Makefile
.PHONY: server
server:
# WARNING: The indentation MUST be a tab. Spaces won‘t work.
browser-sync start --server --files=index.html
运行 browser-sync:
make server
一个 Makefile“规则”通常会创建作为输出的文件.
.PHONY: server
是说server
是一个任务,而且并不创建文件。市面上的 Makefile 教程几乎都是关于 C/C++ 项目的。查看一个不错的介绍:Using GNU Make as a Front-end Development Build Tool
在我们开始这个项目前,我们应该添加一些 CSS 来解决常见的跨浏览器问题。此外,为了让 CSS 布局更简单,我们会采用 ReactNative 的flexbox
设置。
Sass
和 Less
是最受欢迎的两个 CSS 预处理器。它们是有着大量特性(变量,循环语句,条件语句,函数)的完备语言,可以生成复杂的 CSS 样式表。我们不需要那个。
Less/Sass 的替代品之一是 PostCSS
。PostCSS 不是一种语言。它是一个解析器,解析标准 CSS 语法,而且允许你安装 JavaScript 插件通过不同方法来转换 CSS。使用 PostCSS,你可以添加你需要的功能。
安装 PostCSS command line tool:
npm install postcss-cli@2.1.0 --save-dev
查看一下 flexbox 的浏览器支持表 Can I Use: Flexbox
你需要为每个你支持的浏览器添加浏览器引擎前缀。 这条 CSS 规则也许看起来是这样:
.a-flexible-row {
/* 不用浏览器引擎前缀就支持 flexbox 的浏览器 */
flex-direction: row;
/* Safari 8, Android 4.3 或更早版本, iOS Safari 7/8 */
-webkit-flex-direction: row;
/* IE 10 */
-ms-flex-direction: row;
}
autoprefixer
工具自动给你添加浏览器引擎前缀。另外,它使用一个 浏览器市场占有率数据库 来决定某个特殊的特性是否仍旧需要浏览器引擎前缀。
npm install autoprefixer@6.0.2 --save-dev
ReactNative 中元素默认从上到下排列
,但是在浏览器中默认是从左到右排列。结果是 ReactNative 的设定更加友好,所以让我们使浏览器表现出同样的行为。
css/app.css
中:
body, div, span {
box-sizing: border-box;
position: relative;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column;
align-items: stretch;
flex-shrink: 0;
align-content: flex-start;
border: 0 solid black;
margin: 0;
padding: 0;
}
postcss
和 autoprefixer
来转换CSS文件:
mkdir -p bundle
postcss --use autoprefixer css/app.css --output bundle/app.css
可以看到在 bundle/app.css 中,自动添加前缀的 CSS 属性
浏览器行为表现彼此略有不同。normalize.css
使浏览器行为更相似
npm install --save normalize.css@3.0.3
我们使用postcss-import
插件来导入 normalize.css 而不是使用另外一个 link
元素。
npm install --save-dev postcss-import@7.0.0
/* css/app.css */
@import "../node_modules/normalize.css/normalize.css";
/* 因为 normalize.css 被安装在 node_modules 目录里,你实际上可以使用包名称来导入
@import "normalize.css";
*/
postcss --use autoprefixer --use postcss-import css/app.css --output bundle/app.css
把Makefile 改成下面这样:
.PHONY: css
css:
mkdir -p bundle
postcss --watch --use autoprefixer --use postcss-import css/app.css --output bundle/app.css
.PHONY: server
server:
browser-sync start --server --files=‘index.html,bundle/app.css‘
.PHONY: clean
clean:
rm -r bundle
- 为 postcss 添加了
--watch
选项,因此每当你作出改动时,它重新构建 css/app.css。- 把 bundle/app.css 添加到了
--files
,因此每当我们重新构建时, BrowserSync 重新加载。
如果用Brackets
代码编辑器,可以不用browser-sync,自带实时编辑功能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inxufeng/p/4828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