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go语言 golang go 学习golang语言
在很多应用场景中,数组不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在初始定义数组时,我们并不知道数组所需的长度。因此,我们需要一个大小可以动态变化的数组(动态数组)
在Go语言中,这种“动态数组”成为slice(切片)。
但是实际上slice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动态数组,而是一个引用类型。slice总是指向一个底层array,slice的声明可以像array一样。但是它不需要声明长度。slice的长度是可变的。
严格来讲,slice有两个属性容量(capacity)和长度(length),其中容量>=长度。
切片(slice)的声明
切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建。
1、先声明一个变量是切片,再使用内置函数make去初始化这个切片。
这里首先使用make函数定义切片slice1,这个时候slice1的容量=5;长度=5;然后使用make函数定义切片slice2,这个时候slice2的容量=10,长度=5;
因此可以看出使用make定义切片有两种方式,
只指定长度,这个时候切片长度和容量相同;
同时指定切片的长度和容量。
--------------------注意--------------------
1、在容量大于长度时候,赋值仍需要注意最大的索引仍然是len(slice)-1,否则会报索引超出边界的错误。
2、使用:=符号在声明一个切片同时初始化数据,如下所示。
slice := []byte{‘a‘,‘b‘,‘c‘,‘d‘,‘e‘}
3、切片可以从数组或者一个已经存在的slice中再次声明。切片通过array[i:j]来获取数组index从i到j之间的元素。其中i是开始的位置,j是借宿的位置。但是不包含array[j],长度为j-i。
---------------------------------------------
此外:数组声明时候方括号内需要写明数组的长度或者使用(...)符号自动计算长度。而切片声明时,方括号内没有任何字符。
切片还有一些简便的操作
切片默认开始位置为0,slice[:n]等价于slice[0:n];
切片的第二个序列默认是数组的长度,slice[n:]等价于slice[n:len(slice)];
如果从一个数组里面直接获取切片,可以这样slice[:],因为默认第一序列为0,第二个序列为len(slice),因此slice[:]等价于slice[0:len(slice)]。
例如:
输出结果:
由于切片是引用类型,因此当引用改变其中元素的值时候,其他的所有引用都会改变该值。例如:
输出结果
当我们把slice1[3]修改为100时候,slice2[0]也变为100.
---------------------------------------------
从概念上看,切片像是一个结构体,包含了三个元素:
一个指向数组中切片指定的开始位置;
长度,即切片的长度,通过内置函数len获得;
最大长度,即切片的最大容量,通过内置函数cap获得。
---------------------------------------------
切片的重要特征:长度可变,可以通过以下例子了解。
append追加元素
输出结果
这里我们初始化slice为容量=8;长度=4的切片。然后为前四个元素赋值并输出结果。再者使用Go的内置函数append为slice追加6个元素。
这个时候查看slice的容量=16和长度=10以及切片元素。发现slice的长度确实变化。
--------------------注意--------------------
append进行追加元素时
如果新的切片长度小于容量则不会改变容量。
如果新的切片长度将超过容量,Go会自动重新为切片分配容量。容量大小为原先的两倍。
上述例子看出:容量从原先的8=>16.
---------------------------------------------
上面介绍了使用append函数给切片增加元素,现在再来介绍一个copy函数:用来从一个切片拷贝元素到另一个切片。
copy复制元素
输出结果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将slice1的元素拷贝到slice2,因为slice2的长度为5,因此最多拷贝5个元素。
--------------------总结--------------------
数组声明时候方括号内需要写明数组的长度或者使用(...)符号自动计算长度。而切片声明时,方括号内没有任何字符。
因为数组长度固定,而切片长度可变。
---------------------------------------------
欢迎关注码术!一起学习Golang语言。
学习Golang语言(6):类型--切片,布布扣,bubuko.com
标签:go语言 golang go 学习golang语言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codemanship/article/details/37885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