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新学期开始,新的阅读也随着开展起来。在老师众多推荐书籍中我选择了这本《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首先,作为我们的教材这本书应该对软件需求有着详细的介绍,并且能作为教材相信它的知识理论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对我来说阅读刚好适合。在初学阶段我对软件需求工程并不是很了解,可以说是白纸一张,阅读这本书刚好可以丰富我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作为教材我手中刚好有这本书,阅读起来也是十分方便。总之,在众多的原因下我开始了对这本书的研究。
《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这本书分为五部分,这一阶段我主要浏览了绪论与需求获取,大概了解到从软件需求工程的角度出发,以需求开发过程为主线,完整描述了需求获取、需求分析、需求验证、需求规格说明和需求管理等需求工程活动。软件需求位于软件工程的初始阶段,是软件系统开发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工作阶段,为软件工程后续阶段提供了工作基础,对软件项目的成败至关重要。随着软件系统规模的日益扩大和复杂程度的日益增长,以需求分析为中心的的传统需求技术已不能适应现代软件及时的发展的要求,完整的需求工程工程应运而生。需求工程是开发者再进一步升入理解然软件项目需求处理活动之后提出的一阶段性活动。这本书从开发者角度出发,侧重实践的技术与方法,系统地介绍了需求工程中的最新进展,促进需求工程领域理论、方法和技术的融合应用。在系统的介绍需求工程中,运用一些实例让我对需求工程的了解进一步加深。《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开始首先介绍了软件的发展,又软件的发展逐步写到需求工程的产生。软件实现其功能的基础、手段和过程是在用户领域内现实可理解的,即软件系统是在理解其现实环境的基础上,通过影响现实的某些环节,或者改变现实各部分的通信方式,最终达成某些目的或者解决某些问题的。应用型软件一般以普通用户为应用对象,因此也要求具有使用的方便性。实现功能的模拟性和使用的方便性也仅要求所用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工具型软件不同的是,应用型软件通常不是通用的,它们是为特定的应用环境定制的,对环境的模拟性是其主要的关注点。在书中给需求工程这样定义:需求工程是所有需求处理活动的总和,它收集信息、分析问题、整合观点、记录需求并验证其正确性,最终发硬软件被应用后与其环境互动形成的期望效应。它从软件需求的根源着手,在软件工程体系中讨论软件需求,让我了解需求工程的作用和意义,明确软件需求的来源和去向,说明了软件需求怎样基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得以产生。书中强调面向普通用户的纯工具型软件以功能的有用性为首要成功标准,一些过于复杂的功能反而会因其灵活性而丧失一定的实用性,进而受到用户的抵制。普通用户技术能力有限,所以对操作的要求以使用方便为主,在使用方便的前提下追求使用的高效性。实现功能的有用性和使用的方便性,利用常见的可行技术即可,先进技术并非必要条件。有效性是该类软件的主要关注点,能够有效使用即可占有一席之地。不同的评判标准和关注点,决定了三类软件在生产中也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分析阶段具有截然不同的目标:面向专业用户的纯工具型软件通常在具有一定的观念创新或技术创新后执行软件分析,分析阶段的主要目的是为充分利用创新优势而进行巧妙的功能安排;面向普通用户的纯工具型软件进行分析的主要目的是进行方案权衡。书中的知识让我明白了软件首要的是需求,根据需求才能制定相应的功能。
《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对初学者帮助很大,在书中从需求产生的根源出发,说明了需求工程的内容、目标、作用和意义,并介绍了需求工程的活动框架,概述了需求工程中的主要活动和实践方法,让我对需求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在需求获取部分介绍了需求工程的需求获取活动,包括获取的活动的内容、任务、成果和实践情况,同时说明了如何为需求获取确定项目的前景和范围。讲到了如何选择需求获取的获取源,给出了需求获取的方法,并以需求获取为背景,介绍了需求工程中模型驱动方法的初步知识。书中运用大量的理论知识介绍分析需求工程,让我对需求工程的了解逐步加等,同时书中也引用一些经典的的实例来分析,在分析实例中让我们对理论知识了解更加透彻。通过学习分析能让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开法中。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lingxi/p/4857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