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如何拯救交响乐团

时间:2015-10-15 13:08:58      阅读:20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如何拯救交响乐团

进入21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听音乐已经无需再去音乐厅。从收音机,黑胶唱盘到开盘磁带,盒装磁带,CD光盘,MD光盘再到MP3以及蓝光DVD,音质也在不断提升,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音乐。

音乐厅的意义也在不断变化,从演奏音乐的场所,成为名利场,你只需几十万人民币就可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办一个自己演奏会(注:听众自带)。

再谈谈交响乐团,目前的交响乐团已经无曲目可演奏,只能反复演奏古典音乐维持运营。

21世纪不缺演奏家,但作曲家屈指可数,演奏家培养相对容易,只要有天分勤加练习都能成为演奏家,作曲家就难了,所以交响乐团无曲可演奏。

同时科技的进步使大批乐器演奏者失业,市场不需要那么多演奏家,传统乐器音乐演奏更多是才艺表演,以此为职业很难以为生。

电子音乐改变音乐的格局或者说电子音乐颠覆传统音乐,新一代的音乐家们要创新,传统乐器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不断探索寻找更奇特声音,自然界无法发出的声音,于是诞生了电子琴。 电子琴发展出编曲键盘,电子合成器,音乐工作站,从现场演奏到音乐创作以及后期制作,一个设备搞定。音序器的诞生对乐队乐团是致命的打击,数人演奏的音乐一个键盘手就可以完成。 年轻的作曲家更喜欢使用MIDI键盘,他们无需向老一辈人那样,先写谱,然后请交响乐团演奏,然后修改,再演奏,反反复复,最终定稿,然后再找出版社印刷乐谱。 他们使用音乐软件作曲,通过MIDI键盘输入乐谱,使用音序器控制每个乐器,然后在音源上演奏,试听,修改,完成自己的作品,并刻录到CD光盘,按下“打印”按钮,一张精美的乐谱就打印出来。

交响乐团如何发展

我认为交响乐团要发展,我认为首先迎合听众,其次要接受电子音乐。

卡通游戏与电影音乐

新一代的音乐迷是看卡通,玩游戏,看电影,长大的,流行音乐是他们的启蒙音乐,古典音乐离他们越来越远,所以音乐厅才越来越空。 卡通跟游戏中的音乐对他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和意义。而交响乐团如果要吸引这些新一代的顾客,就需要尝试着演奏卡通音乐跟游戏音乐。 事实上,卡通跟游戏音乐已经是交响乐演奏的一部分,很多知名作曲家都会跟它们合作,卡通作者跟游戏厂商也有很多签名作曲家长期合作甚至终身合作。 费城的Mann Center从2012年起上演游戏音乐会,吸引了多达6500人到场,是古典音乐会人数的两倍。 深圳也搞过几场宫崎骏卡通音乐久石让专场音乐会,北京搞过几场魔兽世界的交响音乐会,都座无虚席。 游戏音乐会最早出现在1980年代的日本,然后传播到欧洲和美国。音乐也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EA就曾雇佣过获得奥斯卡奖的作曲家Hans Zimmer。 游戏也帮助交响乐团渡过难关,今年的一个重量级游戏音乐会主题是塞尔达传说《The Legend of Zelda: Symphony of the Goddesses》。

新纪元音乐

交响乐团演奏曲目要从古典音乐转向新纪元音乐(不明白新纪元音乐自己百度“新纪元音乐”)。 为什么交响乐团不演奏新纪元音乐?我一直无法理解,记得的雅尼在北京举办过几次音乐会。可能是因为电子合成器参数复杂无法再还原来的音色? 电子合成器有很多效果器,效果器的组合方法众多,调试出什么音色全凭演奏者的喜好,如果你不知道那些参数,极难准确调出一样的音色。 另外演奏者自己制作的新音色,是模拟不出来的。

卡通常常被制作成游戏,游戏常常被拍成电影,电影又被改编成卡通,卡通又被拍成电影,这就是我们这代人。我有生之年希望能听到圣斗士星矢主题音乐会,小宇宙燃烧吧!!!

作者

陈景峰,昵称 Netkiller, 英文名 Neo 《Netkiller 系列 手札》的作者,读者QQ群:128659835,个人网站:http://netkiller.github.io/

技术分享

如何拯救交响乐团

标签:

原文地址:http://my.oschina.net/neochen/blog/517423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