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故事开始。。。
缘由:
13年底,我的老爸在一次饭局上结识了一个女性朋友,不久就被那位女性朋友拉进了一个比较有名的传销公司,主要是做保健品的。
公司运营模式就是交高额的入会费,听课培训,卖贵得离谱的产品,发展下线,赚下线提成,自己也能获得公司产品的折扣价
老爸瞒着我和老妈,和姑姑堂哥偷偷投资了30万进去,10万还是跟朋友借的,每天不见人影,去哪了都不告诉老妈,那段时间我还在外地上大学,是有一天老妈突然打电话告诉我的,听着妈妈伤心又气愤的抱怨诉说,我感觉到了家里将遇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灾难。
寒假,我回到了家,发现老爸确实每天都是看不见人影,即使在家,老妈也是用仇恨的眼神看他,两个人没说过一句话,晚上老爸已经是搬到了书房睡。老爸不在家的时候,老妈每天都会跟我抱怨,咒骂,甚至哭泣,我的心理起伏很大,一个个原本好好的家庭怎么就突然就成这样了。
之后我找了老爸谈话,问他为什么要去投资这个,但是那时他已经完全入魔了,完全不听我的质疑和劝告,跟我说做这个可以赚大钱,还拿出了公司的产品跟我讲解神奇的功效,这些“碉堡了”的功效已经远远超过我对科学的认识,老爸甚至说出了我从来没听过的科学知识,在我看来,不是化学医学专业的人可能从来没听过这些科学知识,只有高中学历的老爸却能说得很自然,自信,把这些保健产品的功效描述得几乎可以做到包治百病,这是很可怕的。
老爸的日常行为,说话内容已经简直完全变成另一个人了,见人就是慢慢把话题转移到自己的产品上,然后就开始对对方进行洗脑推销,老妈说他每天都是去听那些培训课程,我们一致认为他变成这样就是因为上课被洗脑了。
平时,老妈在别人前面总是讽刺我爸,我爸也知道的。在一次亲朋好友的聚会饭桌上(在我家),老妈说了一些话暗暗讽刺了老爸,老爸觉得很没面子,终于忍不住爆发出来,当场就是对老妈动起了手,老妈被老爸拳打脚踢,最后直接重重得把老妈推到冰箱门上,冰箱的玻璃外壳当场就裂了一片,在众人的拉扯下,老爸才收手,那晚,妈妈哭了一整晚,爸爸沉默了一整晚,我在大厅里呆呆得坐了一整晚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是非常大的,一整个寒假我几乎都是心惊胆颤,对老爸做了很多思想工作,还专门打印了一些反传销的传单,贴在小区各个电梯里,但是都不管用
微信:
微信作为一个免费的,类似QQ的一个社交软件,因为可以关联通讯录,可以发文字,发语音,我们年轻人是最早一批用户,那时候微信还没有现在这么普及,感觉只是个QQ复制品
但在移动通讯话费不断上涨,智能手机功能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大量用户为了省话费,好奇心的怂恿下,而纷纷选择了微信,这几年微信的用户数量爆发性增长,其中涌入了大量的中年人
那时候,智能手机对于中年人来说并不上容易上手,许多功能他们都找不到,更别说包流量上网。但因为微信的传播速度快得可怕,中年人们也纷纷包起了流量,5元包,10元包已经是他们所能接受的底线了,他们不上网,也不会上网,每天在手机上获取外部信息就靠微信朋友圈,看看别人的照片,晒晒自己的照片,然后转发各种涨“知识”的文章。
相信大家都看过自己父母每天在那转发这些涨“知识”的文章,然后还会专门转发给你,或者是把里面的内容告诉你,都是在关心你。
但不知何时,虚假的文章越来越多,比如‘XXX食物不能乱吃’,‘哪里哪里发生了什么事’,‘谁谁谁说了什么什么话’,很多人应该都看过这些类似的,还有阿里上市后,又多了许多关于马云语录的,很多企业都是引用马云的一些语录做宣传,有些文章内容确实是真的,但有些则是在查证后验证了是假的
中年人人脉一般都很广,朋友间转发的东西,无聊时会点进去看,因为不会上网,也不了解互联网,对文章的内容会深信不疑,然后自己也会转发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们,传播速度不是一般的快,这就给了不少违法组织有机可乘
结合:
老爸年轻时是销售,善于社交,人脉很广,但却不会用电脑,不会用智能手机,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文盲,他是12年开始用微信,有了微信后,加了很多亲戚朋友,朋友圈里每天都是刷到停不下来。
之前饭局上认识的女性朋友认识了我爸,第一件事就是互加微信,那女的把老爸拉进一个群里,然后善于社交的老爸在里面加了不少的“同事”,于是朋友圈每天都在传播一些关于公司的新闻,比如‘公司准备在XXXX年XX月挂牌上市’,‘我们的商业模式是时代的主流’,‘我们的董事长被邀请参加了XXX大会,与XXX人物合影’,‘公司将与XXX合作,推出XXX产品’,‘XXX产品的功能解释’,总之都是对公司有正能量,看起来很叼的文章,专业点就叫软文,里面的内容写得十分有说服力,配图很讲究,看着极度真实。但是呢,去各大搜索引擎搜索这些内容,根本找不到相关的内容。
我曾经挑了几篇老爸朋友圈里的文章,当着他的面去网上搜索相关内容给他看,什么都找不到,但老爸总有千万种理由不相信,他不相信搜索引擎,更相信朋友们的转发推荐,这真的是很可怕的,在一个封闭的圈子里,每天只接收来自一些同样入了魔的人转发的东西,接收一些跟他这一样不会用智能手机的同龄人转发的内容
结果:
现在的我,对微信,QQ,微博里转发的文章极度敏感,涉及商业推广,涉及无脑鸡汤的,一律不相信,有些娱乐的,看看开心就好,有些技术的,取其精华。
例子:
就前几天吧,微信里在传播一个文章,转发来源还是来自我们的一个领导,文章关于杨澜访问屠呦呦的,文章的本意是很明确的,讽刺了官本位的社会现象,也顺便凸显了一下屠呦呦的个人品质,但是前天晚上,杨澜发了一条微博辟谣了自己并没有采访过屠呦呦。这个事件可以看出,互联网的消息传播速度快,真假难以判断,或者说是因为传播太快,大家没空去验证真假,无论谁都会中招。
结论: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simendancer/p/4886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