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垃圾回收(GC)的三种基本方式

时间:2015-10-26 20:42:44      阅读:18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作者: 伯乐在线 - 赖信涛

网址: http://blog.jobbole.com/91960/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伯乐在线作者团队

 

垃圾(Garbage)就是程序需要回收的对象,如果一个对象不在被直接或间接地引用,那么这个对象就成为了「垃圾」,它占用的内存需要及时地释放,否则就会引起「内存泄露」。有些语言需要程序员来手动释放内存(回收垃圾),有些语言有垃圾回收机制(GC)。本文就来讨论GC实现的三种基本方式。

 

其实这三种方式也可以大体归为两类:跟踪回收,引用计数。美国IBM的沃森研究中心David F.Bacon等人发布的「垃圾回收统一理论」一文阐述了一个理论:任何垃圾回收的思路,无非以上两种的组合,其中一种的改善和进步,必然伴随着另一种的改善和进步。

 

跟踪回收

 

跟踪回收的方式独立于程序,定期运行来检查垃圾,需要较长时间的中断。

 

标记清除

 

标记清除的方式需要对程序的对象进行两次扫描,第一次从根(Root)开始扫描,被根引用了的对象标记为不是垃圾,不是垃圾的对象引用的对象同样标记为不是垃圾,以此递归。所有不是垃圾的对象的引用都扫描完了之后。就进行第二次扫描,第一次扫描中没有得到标记的对象就是垃圾了,对此进行回收。

 

复制收集

 

复制收集的方式只需要对对象进行一次扫描。准备一个「新的空间」,从根开始,对对象进行扫,如果存在对这个对象的引用,就把它复制到「新空间中」。一次扫描结束之后,所有存在于「新空间」的对象就是所有的非垃圾对象。

 

这两种方式各有千秋,标记清除的方式节省内存但是两次扫描需要更多的时间,对于垃圾比例较小的情况占优势。复制收集更快速但是需要额外开辟一块用来复制的内存,对垃圾比例较大的情况占优势。特别的,复制收集有「局部性」的优点。

 

在复制收集的过程中,会按照对象被引用的顺序将对象复制到新空间中。于是,关系较近的对象被放在距离较近的内存空间的可能性会提高,这叫做局部性。局部性高的情况下,内存缓存会更有效地运作,程序的性能会提高。

 

对于标记清除,有一种标记-压缩算法的衍生算法:

 

对于压缩阶段,它的工作就是移动所有的可达对象到堆内存的同一个区域中,使他们紧凑的排列在一起,从而将所有非可达对象释放出来的空闲内存都集中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达到减少内存碎片的目的。

 

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是指,针对每一个对象,保存一个对该对象的引用计数,该对象的引用增加,则相应的引用计数增加。如果对象的引用计数为零,则回收该对象。

 

优点:引用计数最大的优点就是容易实现,C++程序员应该都实现过类似的机制。二是成本小,基本上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垃圾会被立即回收,而其他方法难以预测对象的生命周期,垃圾存在的时间都会比这个方法高。另,这种垃圾回收方式产生的中断时间最短。

 

缺点:最著名的缺点就是如果对象中存在循环引用,就无法被回收。例如,下面三个对象互相引用,但是不存在从根(Root)指向的引用,所以已经是垃圾了。但是引用计数不为0.

 

技术分享

 

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引用计数不适合在并行中使用,多个线程同时操作引用计数,会引起数值不一样的问题从而导致内存错误。所以引用计数必须采用独占方式,如果引用操作频繁,那么加锁等并发控制机制的开销是相当大的。

 

Perl和Python采用了这种GC机制。

 

它们的衍生算法

 

分代回收

 

这种回收方式用了程序的一种特性:大部分对象会从产生开始在很短的时间内变成垃圾,而存在的很长时间的对象往往都有较长的生命周期。高频对新生成的对象进行回收,称为「小回收」,低频对所有对象回收,称为「大回收」。每一次「小回收」过后,就把存活下来的对象归为「老生代」,「小回收」的时候,遇到老生代直接跳过。大多数分代回收算法都采用的「复制收集」方法,因为小回收中垃圾的比例较大。

 

这种方式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在某个新生代的对象中,存在「老生代」的对象对它的引用,它就不是垃圾了,那么怎么制止「小回收」对其回收呢?这里用到了一中叫做写屏障的方式。

 

程序对所有涉及修改对象内容的地方进行保护,被称为「写屏障」(Write Barrier)。写屏障不仅用于分代回收,也用于其他GC算法中。

 

在此算法的表现是,用一个记录集来记录从新生代到老生代的引用。如果有两个对象A和B,当对A的对象内容进行修改并加入B的引用时,如果①A是「老生代」②B是「新生代」。则将这个引用加入到记录集中。「小回收」的时候,因为记录集中有对B的引用,所以B不再是垃圾。

 

增量回收

 

上面的算法缩短了「GC平均中断时间」,但是在对实时性要求很高的程序中,对「GC最高中断时间」的要求更高。比如,自动驾驶软件,如果某次GC中断了0.1s,那么损失可能是致命的。

 

增量回收就是将GC分成几部分来执行。设置「GC最多中断10ms」这样的条件限制来使GC的终端时间视作可预测的。

 

但是,在两段的GC程序之间,引用关系可能发生了变化。所以,这种GC算法也要写屏障,来记录引用关系的变化。虽然这种方式控制了中断最高时间,但是由于中断次数增加,GC总时间是增加的。

 

并行回收

 

基本原理是,在程序运行的同时进行GC工作,最大化CPU的性能。但是这种方式也要面对增量回收的问题,所以也要进行写屏障操作。

 

然而这种方式也并未做到完全不暂停原程序的运行,在某些特定的GC阶段还是要暂停原程序。多核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算法也在不断优化。不间断原程序实现并行回收这个领域是相当值得期待的。

 

垃圾回收(GC)的三种基本方式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zrui513/p/491207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