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软件工程
上一篇博客总结了瀑布模型/V模型/增量模型这三种软件模型,然而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忘了回答,那就是,什么是软件过程模型?
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与维护的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是软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软件过程指软件生存周期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过程。过程是活动的集合,活动是任务的集合,任务是把输入转换为输出的操作。软件过程是动态的,它动态地产生、推进(执行),动态地消亡。软件过程模型是对软件过程静态的、抽象的描述,是软件过程执行的依据。
下面继续介绍剩下的几种过程模型:
演化模型是迭代的过程模型,使得软件开发人员能够逐步开发出更完整的软件版本,演化模型特别适用于对软件需求缺乏准确认识的情况。典型的演化模型有原型模型和螺旋模型。
优点:克服瀑布模型的缺点,减少由于软件需求不明确带来的开发风险。
这种模型适合预先不能确切定义需求的软件系统的开发。
缺点:所选用的开发技术和工具不一定符合主流的发展;快速建立起来的系统结构加上连续的修改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低下。
使用这个模型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展示性的产品原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开发人员的创新。
开发初期不能得到完整的,准确的需求规格说明。此外,在整个开发过程中,用户可能会产生新的要求,导致需求的变更。
螺旋模型是一种演化软件开发过程模型,它兼顾了快速原型的迭代的特征以及瀑布模型的系统化与严格监控。螺旋模型最大的特点在于引入了其他模型不具备的风险分析,使软件在无法排除重大风险时有机会停止,以减小损失。同时,在每个迭代阶段构建原型是螺旋模型用以减小风险的途径。螺旋模型更适合大型的昂贵的系统级的软件应用。
优点
1)设计上的灵活性,可以在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变更。
2)以小的分段来构建大型系统,使成本计算变得简单容易。
3)客户始终参与每个阶段的开发,保证了项目不偏离正确方向以及项目的可控性。
4)随着项目推进,客户始终掌握项目的最新信息 , 从而他或她能够和管理层有效地交互。
5)客户认可这种公司内部的开发方式带来的良好的沟通和高质量的产品。
缺点
很难让用户确信这种演化方法的结果是可以控制的。建设周期长,而软件技术发展比较快,所以经常出现软件开发完毕后,和当前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的差距,无法满足当前用户需求。
对于新近开发,需求不明确的情况下,适合用螺旋模型进行开发,便于风险控制和需求变更。
喷泉模型(fountain model)是一种以用户需求为动力,以对象为驱动的模型,主要用于描述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优点
喷泉模型不像瀑布模型那样,需要分析活动结束后才开始设计活动,设计活动结束后才开始编码活动。该模型的各个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开发人员可以同步进行开发。其优点是可以提高软件项目开发效率,节省开发时间,适应于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过程。
缺点
由于喷泉模型在各个开发阶段是重叠的,因此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开发人员,因此不利于项目的管理。此外这种模型要求严格管理文档,使得审核的难度加大,尤其是面对可能随时加入各种信息、需求与资料的情况。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标签:软件工程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hemeban/article/details/49556813